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为构建益阳市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探索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利用益阳市2013年二类资源调查小班数据,运用增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和改进型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域的景观稳定性。结果表明:益阳市适宜景观粒度为240m,景观适宜分析幅度为4080m。益阳市2013年景观稳定性区域差异显著,北部和西部土地利用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轻,景观稳定性较高;南部景观稳定性较差;中部是益阳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心,斑块破碎化程度严重,景观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42.
江汉平原地区鲜食黄桃栽培以免袋栽培为主,节省了成本又不降低果实的商品性.通过建园方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科学调控、综合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栽培技术达到套袋黄桃的质量,为同类地区鲜食黄桃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不具备自动学习功能,在复杂系统中难以对被检测对象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智能控制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农机金属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完成可靠性分析,将智能诊断中模糊推理算法应用在故障识别中,可自动高效地提取出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故障特征并实时监测,得出诊断结果。在满足结构系统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该方法不仅缩短了平均诊断时间,将机械设备的失效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层面,而且提高了诊断效率和故障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4.
45.
江汉平原栽培的油桃普遍存在易裂果,果小,味酸,着色不佳等问题。为此,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技园于2001年起相继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引种了系列优质油桃新品种。经4年的观察比较,认为中油桃5号在江汉平原表现突出,具有适应性强,早果丰产,外观美,果型大,风味甜脆,  相似文献   
46.
在华南地区,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奶牛舍,其中以敞开式奶牛舍最为常见。文章以某奶牛场的有窗式奶牛舍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有窗式奶牛舍能够有效地使空气形成对流,阻挡紫外线的进入,显著降低了室内温度和温湿指数,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夏季奶牛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47.
红龙湖省级森林公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龙湖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了红龙湖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和加快红龙湖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8.
【研究目的】探讨外源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生产中外源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黄芩幼苗叶面分别喷施2ml 200mg/L矮壮素和赤霉素,第26天后,观察植株形态,测定植株高度、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并利用HPLC法和乙酰溴法分别测定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地上部分木质素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矮壮素使植株叶片变绿变厚、花增多、花期延长、节间变短、茎粗大;赤霉素显著增加株高的同时,使叶片变小、绿色变浅、茎变细、腋芽生长明显。(2)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黄芩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同时地下部分生物量降低。(3)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显著提高地上部分木质素的含量。【结论】该实验表明,矮壮素和赤霉素使黄芩中碳源的分配集中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木质素的合成,不利于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黄酮类成分的累积,因此不适于黄芩的中药材生产,并且可能也不适于以根或根茎为药用部位的其它中药材的生产。  相似文献   
49.
江汉平原地区的鲜食黄桃生产以无袋栽培为主,套袋栽培为辅。免袋栽培是未来果树栽培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总结了江汉平原地区黄桃免袋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地区桃园尝试免袋栽培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