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林业   473篇
农学   249篇
基础科学   358篇
  259篇
综合类   2005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182篇
畜牧兽医   776篇
园艺   280篇
植物保护   13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低镁抽搐症(青草搐搦、青草蹒跚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以低镁血症和脑脊液中总镁浓度降低为特征,表现为过度兴奋、肌肉痉挛、惊厥、呼吸窘迫、衰竭和死亡。由于镁会经乳汁排出,因此成年的哺乳动物易发病。低镁抽搐症主要发生在有茂盛青草或青绿谷物的牧场放牧的动物,也可见于饲喂青贮饲料的圈养哺乳母牛。非哺乳牛少发,营养不良的牛采食青绿谷物可发病。  相似文献   
62.
姚杰 《作物杂志》2014,(2):160-172
<正>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工作会议于2014年4月89日在合肥召开。体系内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和企业代表等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郭庆法研究员总结了2013年工作进展,并布置了2014年工作任务。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倡并实施的玉米种业科企合作于2012年3月启动,目前已初见成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种子企业参与合作。会上第三批合作企业代表与国家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63.
正在我国南方高海拔地区,气候特点多为冬春干旱、夏秋多雨、雨热同期。这一方面有利于放牧草地牧草的生长,牧草产量得到提高,供应变得丰富;另一方面,由于夏秋季节雨水过分集中,不利于牧草的管理,给过剩牧草的收贮带来极大不便。当牧草生长量大大超过家畜采食量,遇上连绵雨季时,则无法制作青干草,大量的剩余牧草因过度生长导致腐烂变质,降低了适口性和牧草利用率。若不采取办法对夏秋牧草进行刈割存贮,而冬春季节却花重金购买饲草用  相似文献   
64.
65.
66.
<正>近年来,刺参养殖以超常规模快速发展,尤其是工厂化育苗。但由于管理水平和相关工艺还不够成熟,严重阻碍该产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布苗密度大、幼体排泄物、死亡个体及残饵的不断积累,苗室水体一直处于高负载状态[1]。而这些积累污染物经缓慢分解向养殖环境不断释放大量小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导致水环境逐渐恶化,pH值逐渐降低,危害稚参健康生长[2]。该种状况通常采用加大换水量来改善。然而过量的换水会  相似文献   
67.
在过去的2013年,猪病的肆虐让本市养猪业遭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猪场损失惨重,存栏量急剧下降,养猪业面临“三高”(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养猪风险高)的局面。所以,本人通过对养猪场、散养户的走访调查到的发病猪只的剖检、诊断、治疗情况与有关专家的探讨,对本市2013年生猪常发、高发、暴发的一些主要疫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如下,以期对今后的养殖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8.
69.
保护地栽培能有效地控制葡萄生长发育所需的生态环境因子,满足葡萄生育期间的最佳条件,使果实提前或延后成熟,避开上市旺季,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1人工低温处理催眠。葡萄落叶后,当自然最低气温降至7.2℃以下时扣棚,白天盖草帘,关闭风口以保持低温,夜间拉开草帘并打开放风口降温,持续30天左右,满足葡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