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25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国森林覆盖率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量同时在增大,不可避免地造成天然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通过人工造林来弥补往往会因为许多原因使得人工林的质量不高,这就使人们反思如何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态林业建设,以此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将对生态林业建设及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通过对杉木连栽多代林地及连栽地营造不同类型混交林后林地的上壤化学性状和土壤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探讨杉木连栽多代的林地营造不同混交林后土壤酶活性及化学性状的变化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杉木连栽多代后营造不同类型混交林,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有显著的增加,以有机质增加最为显著,土壤的生化活性除了个别的酶外,不同类型的混交林显著比多代的杉木纯林高,其中以柳杉×薄姜木为最佳;各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状关系密切,单相关系数可达0.3452—0.9745,复相关系数0.8710—0.9745,可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杉木连栽林地土壤改良中土壤肥力变化的指标之一;综合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杉木连栽后营造成不同类型的混交林,均能提高土壤肥力,有良好的改土作用,本研究中,以柳杉×薄姜木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3.
混交造林与人工林的持续速生丰产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本文概述我国速生丰产林的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忽视适地适树原则、树种单一、管理粗放等,以致林分生长不良,甚至引起地力衰退及病虫害蔓延。指出林地持续利用和保持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重要性。简述混交林在速生丰产林中的作用和实例,指出营选混交林是维护地力、提高林木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并扼要介绍各种混交模式在速生丰产林中的应用。最后指出我国速生丰产林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4.
采用田间采样及室内培养方法,对内蒙古武川县耕地、退耕还灌地和放牧草原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各类群的数量分布和层化比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耕作层(0~3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呈逐层下降趋势,3种类型土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相差不大,3种类型土地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提出了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的概念,并认为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指示动态土壤质量(土壤演替方向)的指标,当一个区域土壤微生物层化比率大于2时,土地一般不会发生退化现象。在研究的3块实验区域中,耕地存在较高的退化风险.退耕还灌地正处于逐步恢复的阶段,放牧草原依然存在逐步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5.
带状留茬间作对防治干旱地区农田风蚀沙化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内蒙古阴山北麓旱农区不同类型耕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因素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揭示了该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特点及风蚀作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观察研究了粮草、糖薯和灌草带状间作及其残茬覆盖度对减轻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指出在农田防护林不完善的阴山北 麓旱农区,采用带状留茬间作轮作具有良好生态效应,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风蚀沙化,减轻风蚀危害,进而明确了不同类型退化农田应采用的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方式与增产增收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6.
水果和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乳酸菌发酵的果蔬具有营养高、风味正的特点。本文综述用于果蔬发酵的乳酸菌、乳酸菌发酵对果蔬的益生作用、乳酸菌发酵对果蔬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及国内外用乳酸菌发酵果蔬的研究现状,探讨乳酸菌发酵果蔬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7.
氮磷钾对杉苗生长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最优化设计安排了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分别为氮:0.0,0.5,1.0,1.5,2.0;磷:0.0,0.3,0.6,0.9,1.2;钾:0.0,0.4,0.8,1.2,1.6g/桶)的肥料试验,供试土壤有效氮磷缺乏。结果表明,N_3P_3K_1和N_2P_4K_4是有利于杉苗高径生长和促进杉苗净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等生理特性的优良组合。单施氮或磷或钾及氮磷比例失调的其他处理杉苗的生长速率和生理活性都较低。氮多磷少对杉苗生长、生理的不良影响大于氮少磷多。尿素对杉苗根系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用磷肥可减轻这种为害。在磷肥充足的条件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磷、钾肥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经电算结果表明,全年适宜的施肥量为N:1.25~1.60g/桶,P:1.04~1.18g/桶,K:1.69g/桶,杉苗整个生育期都表现了较明显的氮磷之间的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8.
在总结过去已形成的杉木速生丰产的研究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途径原理提出了这种新的研究体系。本研究体系将杉木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密度控制三大要素融为一体,使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综合技术推广、生产实践四大结构层次一步到位,还具有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结果表明,本研究体系将使杉木速生丰产研究基本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糖皮质激素(GC)对禽类的胚胎发育至关重要,其生物活性主要受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代谢酶的调节。本研究比较了藏鸡和肉鸡种蛋内的皮质酮沉积水平以及胚胎卵黄膜、尿囊膜的皮质酮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和20-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0-HSD)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藏鸡和肉鸡种蛋蛋黄、蛋清内的皮质酮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4胚龄藏鸡和肉鸡鸡胚卵黄膜、尿囊膜11β-HSD1、11β-HSD2、20-HSD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藏鸡蛋蛋黄内皮质酮含量极显著低于肉鸡蛋黄内含量(P<0.01),而两者间蛋清内皮质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14胚龄藏鸡卵黄膜11β-HSD2、20-HSD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肉鸡(P<0.05或P<0.01);藏鸡鸡胚尿囊膜11β-HSD1、11β-HSD2、20-HSD mRNA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肉鸡(P<0.05或P<0.01)。除了藏鸡鸡胚20-HSD基因,同一品种的皮质酮代谢酶基因在卵黄膜上的表达量都高于尿囊膜内含量。[结论]藏鸡和肉鸡种蛋皮质酮沉积及卵黄膜、尿囊膜的皮质酮代谢酶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品种间表现性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0.
为鉴定与筛选优良绿肥用豌豆品种资源.收集我国不同地区的50份豌豆品种及品种资源作为供试材料,经过3年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试验,根据豌豆的11项性状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豌豆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评价.绿肥用豌豆叶部性状变异范围大于荚部性状;各指标中,叶片宽的变异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196.68.在划分的5个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