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88篇
  52篇
综合类   565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407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对虾养殖池水中溶解氧与透明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养殖过程中池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过程,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一些因素,并从虾池溶解氧~透明度曲线中得知,为保证虾池溶解氧水平,尤其是清晨池水中的溶解氧不低于4mg/L,池水透明度应以38~58cm为宜。  相似文献   
62.
本文简述广东省稻米市场对水稻品质要求,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导向对水稻优质化育种的推进作用。通过收集 2004—2022 年间广东省审定的 1 101 个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数据,统计各年审定品种达国标优质或部标优质等级的水稻品种数,并从米质指标、抗性与产量的角度对广东省优质稻育种进展进行评价。2004—2022 年广东省审定水稻品种中,106 个品种(组合)米质达到国标(部标)优质一级,占所有审定品种的 9.63%,320 个品种(组合)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占所有品种的 29.06%,但早季品种优质率显著低于晚季。在所有米质性状指标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 41.8%和 43.5%,早季参试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仅 37.32%,说明这 3 个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点改良方向。历年审定米质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品种的平均产量逐年提升,说明广东水稻优质化育种中,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协同提升。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中,稻瘟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85%,白叶枯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22.2%。总体上杂交稻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比例在提升,但较常规稻优质化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广东省水稻品种优质化率逐年提升,“优、丰、抗”的协调比例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培育“双抗”优质稻品种,需着力提升新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水平。通过加大对地方品种等一些特异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来拓宽遗传背景,避免品种同质化,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加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3.
不同有机肥及施肥量对初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正安烟区不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量,将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各设300、600、900 kg/hm2 3个处理,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感官质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量600 kg/hm2,烟叶经济性状最好;自制有机肥施肥量300~600 kg/hm2,商品有机肥施肥量600 kg/hm2,感官质量较好;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量900 kg/hm2,化学成分较适宜.综合考虑两种有机肥对初烤烟主要性状的影响,兼顾有机肥施用成本,自制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施肥量以600 kg/hm2较合适.  相似文献   
64.
由于黑河市地处高纬寒地区,人们喜爱的金鱼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因长途运输,大多数鱼体有创伤,带病,导致成活率低,而小规模缸、桶饲养又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影响了人们的养鱼兴趣,2003年我们开始探索在本地使用土池饲养金鱼。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肥单效益与交互作用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寻求最佳配比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低氮(45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产量、产值结果结合QBASCE程序进行优化寻优.[结果]氮、钾肥均能增加烤烟的产量,但氮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需要适量的氮和较高水平的钾,才有利于烟叶产值的提高.最高产量方案施肥量为:112.5kg/haN、360 kg/ha K2O,烟叶产量52185.95 kg/ha.最高产值方案施肥量为:108 kg/haN、360kg/ha K2O,烟叶产值为23394.15 元/ha.[结论]建立的氮钾用量对烟叶产量、产值影响的回归模型可为相近类型土壤种植烟叶参考.最佳方案施肥量为108kg/haN、360kg/haK2O.  相似文献   
66.
通过PCR产物测序法,测定了46只辽东湾斑海豹线粒体DNA的一段包括部分苏氨酸和脯氨酸tRNA基因及部分控制区的717 bp序列,得到17个序列单元型。与港海豹相比,所有辽东湾斑海豹17个单元型在控制区序列中都有2处缺失,是区分港海豹和斑海豹的种间分子标记。与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m tDNA相同片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辽东湾斑海豹的线粒体控制区DNA的单元型比例相对较少,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辽东湾斑海豹m tDNA的16296位点即苏氨酸tRNA基因序列的最后一位有1个C碱基的插入,16607位点存在T/C转换,这两个变异位点是鉴别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区斑海豹的重要分子标记。初步表明,辽东湾斑海豹与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斑海豹是属于不同的地理种群,或者辽东湾斑海豹同这两个海区斑海豹未发生基因交流或者雌性个体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67.
<正>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皮,幼鱼期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阶段以其发达的下颌角质边缘刮取水底附生藻类、有机碎屑、腐殖质、底栖生物及高等水生植物枝叶为食,它抗病力强,病害少,易捕捞,它与小龙虾混养不仅不争食,而且起到清扫残食、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的作用。它们之间在食性和生存环境两方面都表观出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8.
虾池水环境因子与虾病爆发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2年在对瓦房店市和庄河市等虾池水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中,运用多元分析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对虾病害爆发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O3-N、COD、NO2-N、盐度、NH3-N和水温是显示对虾疾病爆发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9.
银罗村位于泸州市近郊天仙洞风景区,永宁河和321国道纵贯全村,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全村现有715个农业户,农业人口2513人.1989年以前的银罗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和养殖猪牛为主业,属于传统的农业村.1989年,当银罗村被批准建立四川省首批枇杷基地时,村里一批积极分子欣喜若狂.从此,村里总有一批"活跃分子"穿梭在田间地头,从爆破改土、拉线定点、定植建园到生产管理整个过程都有他们熟悉的身影.1993年开始,银罗村枇杷逐渐投产后,他们更是喜上眉梢,实实在在的看到了种植枇杷致富的希望.自此以后,银罗村掀起了一股发展枇杷的热潮,从1993年的33.3公顷,一跃发展到2005年的166.7公顷,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70.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地方名翘嘴巴、白条、鲌鱼、大白鱼等,属鲤形目、鲤科(Cyptinidae)、鳊鱼亚科(Culterinae)红鲌属(Erythroculter),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黑龙江、黄河、长江等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都产此鱼。其食性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捕食中上层小型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鲜美。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长至10 kg以上,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