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为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规模化奶牛场遗传改良效果,提升牧场生产水平。[方法]通过对新疆南疆地区3 个规模化牧场2019年和2022年的奶牛体型线性评估结果,结合DHI测定结果,进行奶牛体型缺陷性状线性评估分析。[结果]根据2019年缺陷性线性遗传评估结果,通过遗传改良手段进行针对性改良后,2022年3 个牧场主要缺陷性状比例大幅度下降,平均日单产较2019年提升5.8 kg(P<0.01),平均体细胞数较2020年下降23.7 万个/mL(P<0.01),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奶牛体型缺陷性线性评估方法,对规模化奶牛场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有效提高牧场牛群生产性能,快速改善群体遗传水平。  相似文献   
112.
我国奶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时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可提高生鲜乳安全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奶业综合竞争力。随着生鲜乳需求量与运输距离的不断提升,从生产牧场至乳品厂之间的质量监管成为生鲜乳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何高效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调度、运输状态可视化监控、生鲜乳质量实时监控,打通生产乳从生产、运输和乳品厂之间全程安全监管环节,是当前生鲜乳生产和加工企业关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为了全程零盲区监管保障生鲜乳质量,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调拨信息、过程监控、报表中心、后台信息等APP模块管理的互通,打破信息不共享孤岛,贯通牧场与乳品加工厂的信息对接,全程信息调拨、监管实现信息零延误,实时痕迹预警监管的经验做法,为生鲜乳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3.
人工柏木林是中国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森林类型,其生境多数为土壤浅薄、贫瘠且存在石漠化现象。生态脆弱区由于降雨、土壤、地形等因子,常常限制植物的生长,形成了特殊的人工林生长发育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经过数十年的人工造林与林分发育,人工柏木林的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引起重视。研究从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土保持、碳固持等方面,总结了人工柏木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认识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14.
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区,采用SWAT模型估算该灌区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趋势,识别灌区面源污染关键区域和关键污染源。结果表明:2001-2020年灌区内总氮、总磷负荷年平均值分别为565.23 kg·a-1和108.93kg·a-1;面源氮磷负荷高值区主要分布于灌区中部,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灌区北部;面源氮磷负荷在中部地区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西部地区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趋势,而在东部及北部地区表现为下降趋势;灌区内在产生生活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氮类和磷类污染物贡献率最大,达到44.51%,其次就是种植业源和养殖业源,贡献率分别为28.76%和26.73%,其中种植业源贡献率会受降雨量变化影响,从东部的乌拉特前旗站向西至杭锦后旗站水量逐渐减少,种植业源贡献率也表现出东部高于西部。生活污水作为第一污染来源,需要严格控制其排放,应着重对厕所粪尿通过排入化粪池等处理方法将其中有害物质转化为沼液等对农作物有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