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竹酢液对杉木苗木生长效应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杉木幼苗的盆栽试验,采用喷施及土壤施入两种施用方法及9个不同浓度处理,分析施用竹酢液后对土壤化学性质以及杉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竹酢液后,土壤pH无明显变化;H50和P300两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苗木生长过程中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等指标含量的衰减程度;促进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体看来,适宜浓度的竹酢液对提高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促进杉木生长有利,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鹅掌楸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鹅掌楸15个种源和北美鹅掌楸5个种源进行了不同种源幼苗物候期、生长节律、10个生物量性状等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个种源各性状间均存在差异,其多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在生物量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多性状分析选择出湖南绥宁(SN)、浙江松阳(SY)、安徽黄山(HS)、贵州陌南(MN)为本地表现优良的种源。分析结果揭示鹅掌楸地理种源苗期主要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以为适应本地栽培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桤木种源的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桤木Alnus cremastogyne自然分布区内13个种源的生长、材性和果实等性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桤木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并划分了种源区.研究表明,桤木种源生长性状与生态梯度值(EGA)的相关显著,在单个生态因子分析中,桤木种源生长量呈以经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单株生物质产量和纤维长度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理趋势并不明显.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呈单向渐变模式.根据桤木种源EGA和试验林生长表现,把桤木划分为3个种源区:盆西北周沿区、盆中区和盆南周沿区.图1表4参11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源鹅掌楸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4个种源的秋季和冬季的枝条和叶芽,测量抗寒生理指标,使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种源的抗寒性。结果显示:鹅掌楸不同种源的各抗寒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为,鹅掌楸冬季叶芽中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高于秋季叶芽,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均低于秋季叶芽。根据测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计算出鹅掌楸4个种源的隶属函数值作为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大小分别为云南勐腊0.021,贵州黎平0.286,安徽大别山0.834,浙江富阳0.488。对4个鹅掌楸种源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排序:安徽大别山>浙江富阳>贵州黎平>云南勐腊。对各抗寒生理指标与隶属函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对电导率、含水量均与隶属函数值呈显著性负相关,脯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与隶属函数值呈显著性正相关。在今后的鹅掌楸抗寒性评价时,上述指标可以被用作较好的评价指标。表6参24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大岗山湿地松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论述在江西省大岗山山下林场清除灌丛和其它次生植被的迹地上栽植湿地松,发育至中龄林、近熟林时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植的土壤容重明显比湿地松澡龄林和近熟林的高,次生植被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则明显地低于中龄林和近熟林,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也明显要和近熟林土壤遥低;中龄林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少,真菌数量则随着树不断增大呈蛔的趋势;湿地松中龄林的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明显比次生植被和近熟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桤木种源单株生物质产量的遗传变异和选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年生四川省桤木15个种源51个家系在湖北、江西、福建3个试验点试验林的单株生物质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桤木种源3个地点6年生的平均单株生物质产量为6.15kg。单株生物质产量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显著。单株生物质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地点效应,单株生物质产量种源×地点、家系×地点交互作用显著。3个地点单株生物质产量种源遗传力为0.27~0.75,家系遗传力为0.17~0.83,表明单株生物质产量受到中度到强度的遗传控制。材积(直接通径系数0.791)对单株生物质产量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树高(直接通径系数0.396)和木材基本密度(直接通径系数0.256)。树高、胸径和冠幅通过材积对单株生物质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四川省金堂盐井、盐亭、金堂淮口、沐川和邛崃5个桤木种源初选为工业用材林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年生桤木种源/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间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648~0.6618、0.2857~0.653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553~0.7895、0.2905~0.452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可以进行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模型和早晚期相关关系,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为6a,从木材密度考虑培育造纸材的适宜年龄拟定为10~11a.江西点15个种源的木材密度在种源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家系间并未达到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在种源间、家系间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鹅掌楸,桤木幼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营造的鹅掌楸和桤木人工林进行生长和幼林抚育管理技术的观测记载表明,在较好立地上,两树种前期生长迅速,8年生鹅掌楸平均胸径11.87cm、平均高11.79cm,桤木分别为9.21cm和13.77m;对其幼林除草抚育4~5次,修枝在造林后的2~4年中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间伐时间桤木在5~6年进行,鹅掌楸在6~7年进行。  相似文献   
19.
香菇培养料棒式栽培,最好在8月下旬开始陆续制作菌棒,立冬以后至翌年“五一”前出菇。理想的栽培场所是塑料日光温室。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亚热带不同人工林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江西省大岗山区选取杉木林、马褂木林、马尾松林、马褂木 桤木混交林4种人工林及对照次生林,通过对林下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天然次生林采伐更新为不同人工林类型后,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4种人工林的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Vmax和Vmax/Km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②与对照次生林相比,杉木林0~0.2 m土层的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5%、4%、58%;脲酶的Vmax和Vmax/Km降低了46%和47%,其他土壤酶的动力学参数也有降低的趋势.③马褂木林的土壤酶活性及各项动力学参数均出现下降现象.④马尾松林0~0.2 m和0.2~0.4 m土层的脲酶活性分别降低了54%和62%,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增加了23%,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8%和42%;过氧化物酶Km值分别降低了44%和48%,Vmax/Km增加了58%和92%,脲酶各项动力学参数明显降低,而多酚氧化酶各项动力学参数均增加.⑤混交林0~0.2 m土层的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8%和9%,但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的Vmax/Km分别下降了7%、38%、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