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西北地区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回顾了政策体制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从有机农业、循环经济、3个统筹、能源开发、水资源利用、城市扶贫、煤炭自燃防治、绿色GDP建立8个方面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2.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义  张盛林 《西南园艺》2003,31(1):34-35
魔芋 (Elephant-footyam ,Konjac)是天南星科 (Araceae)魔芋属 (AmorphophallusBlume)的草本植物 ,是西南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我国魔芋从 80年代中期起 ,逐渐从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大田成片、形成产业化的栽培模式。然而 ,目前魔芋的规模种植受到“两病”(软腐病、白绢病 )的侵染日趋严重。在一些芋区“两病”的田间发病指数上升 ,有的甚至绝收 ,芋农称“魔芋癌症”、“魔芋瘟”。严重影响魔芋的产量和品质 ,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本文对“两病”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措施作…  相似文献   
43.
将4℃下贮藏6个月、12个月和正常贮藏的白魔芋同时种植,观察生长特性并测定生长期各阶段的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R)浓度.结果表明:4℃下贮藏的白魔芋各阶段IAA/ZR之比均高于对照组,ZR水平低于对照组,利于多叶发生;其具有出苗早、植株生长粗壮、生育期延长、多叶发生率高、产量高等特点.因此,适当的低温贮藏可以延长魔芋的生长期,诱导产生多叶,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蔬菜硝酸盐的累积机制和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针对无土栽培条件下通过营养液调控降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采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椒(tomatosweetpepper,tsp)进行N、P、K配方施肥,研究其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三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所得的多项式回归方程y!=37.71 8.14X1 4.61X2 2.06X3 1.6X1X2±13.80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在增施N肥的同时增施P、K肥有利于增加番茄椒的含糖量、Vc含量。每666.7m2施N20.9kg,P2O55.7kg,K2O25.1kg(处理1)时,番茄椒还原糖、蔗糖、VC含量最高,分别为4.88%、0.47%和175.39mg/100g;在高N、低P、低K的情况下,番茄椒总糖及VC含量反而降低。在低N的情况下增施P、K肥,番茄椒含糖量和VC含量增加不明显。N、P、K的合理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番茄椒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6.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47.
酶的种类与水平、酶液pH、渗透浓度以及供试植株的生理年龄等是影响菜豆原生质体游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对各因素与游离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后,建立了通过酶解途径获得丈量有活力的菜豆叶肉原生质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四种魔芋的开花习性和性状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开花最早、花期短,滇魔芋次之,西盟魔芋最晚、花期最长。通过魔芋花器的形态性状的比较分析,佛焰苞形状、佛焰苞与肉穗花序的关系、附属器形状、中性器官及附属器的散发的气味等这几个形态性状种间差异大;魔芋花器性状种内表现较为稳定,仅花序柄的颜色和斑纹以及附属器颜色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9.
园艺植物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国内外在园艺植物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茎尖的选择、预处理、冰冻保护剂、冻存、解冻与洗涤、恢复培养及成活后检测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及操作关键技术,并对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0.
以魔芋属4个种的17份资源的花粉为试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花粉进行形态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形态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花粉属于大孢粉(50~100μm),其花粉壁上均无萌发孔或萌发沟,花粉形状为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近圆形或扁圆形,白魔芋和西盟魔芋花粉外壁纹饰为条纹状,条纹间无穿孔,珠芽魔芋和疣柄魔芋外壁光滑或粗糙,其中缅甸珠芽A花粉外壁上出现了假沟.(2)缅甸珠芽A为单独一类,疣柄魔芋A、疣柄魔芋B和缅甸珠芽种子聚为一类,缅甸珠芽B和2010-052聚为一类,其余魔芋聚为一类,聚类结果与花粉外部形态表现的差异一致.(3)魔芋属种间花粉形状、花粉大小、纹饰细微特征、条脊粗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为魔芋种间分类鉴定及魔芋属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