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2012年3月、5月、8月、11月表层沉积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双岛湾附近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全部测站Cu、Zn、Pb、Cd、Hg、As的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Ⅰ类标准;(2)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较为规律,除Hg含量站间差异不明显外,鱼礁区内站点的Cu、Zn、Pb、Cd、As重金属含量低于周边海域;(3)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月际变化比较明显,以8月最高、3月最低;(4)双岛湾附近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低级,且总体潜在生态危害属轻微水平。  相似文献   
22.
对2002年番禺区的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数据,根据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梯度区,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定量研究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梯度变化。结果表明,番禺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人工景观类型逐渐减少,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逐渐增加;斑块的几何形状由简单到复杂。  相似文献   
23.
吴卫华  夏斌  张美英  聂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60-17461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研究区,基于1992、2006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惠州市1992~2006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及相似地区的土地利用调控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施临湘  夏斌  聂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58-2359,2368
以江西省井冈山市为研究区,以1994及2007年2景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比较准确地调查了研究区1994~2007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25.
余晓玲  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60-14661,14668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柳州市经济统计年鉴》、《柳州环境状况公报》相关数据,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动态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6.
利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广东省1997~2006年近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广东省1997~2006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呈"W"变化趋势:即1997~1998年下降,1999~2001年上升,随后两年下降至2003年,然后又持续上升直到现在。总体而言,1997~2006年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生态透支的基础之上,即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27.
狭螨属在国内仅知 3个种 ,本文记述该 3种的一般形态特征、在国内的分布、寄主或栖场所等 ,并列出 2种成螨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8.
刘莹  岳桦  夏斌 《北方园艺》2019,(2):94-102
混播构建野花组合景观时,其不同植物种间竞争与共存问题是植物景观形态与质量可持续性营造的理论依据。现以赛菊芋(Heliopsis helianthoides)、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蓝蓟(Echium vulgare)3种植物为例,采用露地直播的方法,设置3种植物单独播种和混合播种2种播种模式(3种材料单独播种CKY、CKM、CKJ,T1处理宿根亚麻和赛菊芋1∶1混播,T2处理宿根亚麻和蓝蓟1∶1混播,T3处理赛菊芋和蓝蓟1∶1混播,T4处理宿根亚麻、赛菊芋和蓝蓟1∶1∶1混播),对不同播种模式下3种植物的株高生长量、相对生物量(RY)、相对密度(RD)、竞争率(CR)和相对产量总值(RYT)进行分析,研究了3种供试植物在等比例混播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问题,及构建野花组合植物景观过程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物混播中竞争力表现为蓝蓟赛菊芋宿根亚麻。其中与宿根亚麻的混播促进了赛菊芋的生长,与其它植物的混播均对宿根亚麻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对蓝蓟无显著的影响。在等比例混播的条件下,T1、T2、T3、T4处理均不具备混播花卉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将3种植物应用于混播植物景观时应适当降低蓝蓟的混播比例,而提高宿根亚麻的混播比例,从而保证第2年景观的可持续性并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29.
中隔墩长度对斜式轴伸泵装置出水流道水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大型低扬程泵站斜式出水流道水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斜20°轴伸泵装置三维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发现斜式出水流道内存在严重的偏流问题,基于4种计算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偏流的成因,在研究了中隔墩长度对斜式出水流道流态和水头损失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偏流的措施,并得到模型试验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顺水流方向看,中隔墩长度为14 m时的斜式出水流道内的主流明显偏于左侧,在流道右侧下部存在较大范围的旋涡区;导叶体出口具有较大周向速度分量的水流呈螺旋状进入"S"形弯曲的斜式出水流道,两者相互作用导致斜式出水流道产生偏流;随着中隔墩长度的增加,斜式出水流道左右孔的偏流系数逐渐减小、流道水头损失呈先减小再增大趋势,当中隔墩加长至23.35m时出水流道左右两侧的出流流量达到基本相等;采用长中隔墩斜式出水流道的泵装置模型试验最优工况点效率达到80.56%,泵装置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取得了预期的纠偏效果,得到有关工程设计院的认可,并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0.
胶州湾属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能力较弱,受多条河流入海影响,污染日趋加重,通过大沽河的径流量、输沙量和溶解污染物占到胶州湾入海河流的首位。根据区域特征,于2009年2、5、8、11月对大沽河湿地48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的Cu、Zn、Pb、Cd、Hg、As、有机碳、粒度进行测定,探讨了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特征与总有机碳、粒度的关系,利用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进行污染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大沽河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较低,大部分测站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Ⅰ类标准的要求。表层沉积物中Cu、Pb、Zn含量8月份最高、2月份次之、5月份最低。Pb、Hg、As 3种重金属含量在2月份最高。Cu、Pb、Zn和Cd重金属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Hg与As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除Cd和As外的4种重金属与沉积物粘土、有机碳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属于低污染水平,污染程度依次为Hg〉Cd〉Pb〉Cu〉As〉Zn。大沽河河口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风险程度依次为Hg〉Cd〉Pb〉Cu〉As〉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