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区硼肥对油菜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掖市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农业区,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硼肥,进行旱作油菜叶面喷施,研究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硼肥浓度的提高,油菜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单株角果数、单角粒数、单株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等经济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增产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硼肥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下降,呈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硼肥叶面喷施浓度为0.4%时,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2.
采用以假劣玉米种子为辅料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有机肥对绿洲温室黄瓜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各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提高,温室黄瓜株高、叶片数量、产量性状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果实内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05 t/hm^2的A3处理,其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在黄瓜结瓜的初期、中期、末期均为最高,不同生长时期各处理对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大小均为中期>末期>初期;A3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且果实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品质最优。因此,绿洲温室黄瓜适宜的生物有机肥用量为4.05 t/hm^2。  相似文献   
23.
为了确保临泽县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措施的实施,便于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监督玉米制种生产技术的落实及提高种子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24.
沙门氏菌感染不仅危害集约化养鸡业的健康发展,还导致食源性沙门氏菌病,危害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Toll样受体是一类进化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特定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快速激活天然免疫系统,使机体迅速产生防御反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与感染.已发现的鸡Toll样受体有10种,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组织中,在抵御各种病原微生...  相似文献   
25.
薛勇  夏叶 《种子》2022,(8):140-142+148
通过总结近年来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涉种违法案件“两法衔接”现状,分析涉种涉刑案件“两法衔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涉种涉刑案件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竞合适用”,探讨提出“处罚后移送”、“移送后处罚”和“免刑后再处罚”的解决途径,为今后各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办理类似种子案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完善和《种子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修订实施,农业执法、农资打假和处罚惩戒力度进一步加大,罚没农资,特别是假劣包衣种子数量急剧增加,按照常规的处理,这些假劣农资在销毁上存在安全隐患大、处理成本高、污染环境严重等困难和问题。通过假劣包衣种子发酵再生有机肥试验,总结出生产工艺流程和销毁处置假劣包衣种子的最佳配比剂量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7.
为了检验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PEDV SHBS-ΔORF3株)对非靶动物的安全性,用批次为201901、201902、201903疫苗分别接种小鼠和豚鼠,观察动物是否发生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果表明,接种小鼠和豚鼠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用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PEDV SHBS-ΔORF3株)接种非靶动物小鼠和豚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采用3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顺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马铃薯公顷产量达到最高值44.85 t时,其相应氮肥、磷肥、钾肥用量分别为每公顷465.00 kg、398.85 kg、479.10 kg。对试验结果进行的验证表明,模型选优所得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比的产量最高,每公顷施肥成本、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分别为6 900元、10 800元和1.57%,栽培效果明显优于其它配比。证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9.
河西走廊加工型马铃薯水肥耦合效应量化管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灌水量、氮肥、磷肥、钾肥对加工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4因素影响加工型马铃薯产量的顺序为灌水量>氮肥>钾肥>磷肥,各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经过计算机模拟,得到加工型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值46.75 t/hm2时,其相对应H2O、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520 m3/hm2、457.5kg/hm2、825.0 kg/hm2和247.5 kg/hm2.对试验结果进行的验证表明,模型选优所得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比的产量最高,施肥成本、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分别为0.86万元/hm2、1.88万元/hm2和2.19元/元,栽培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配比.  相似文献   
30.
在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灌区,通过多年多点对马铃薯整薯播种栽培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从种薯大小、整地施肥、起垄、种薯处理、播种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结合大田生产示范利用效果,形成了河西走廊沿山冷凉灌区马铃薯整薯播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