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3篇
  212篇
综合类   624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24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4种滨海造林树种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室内盐胁迫处理试验,观察分析耐旱桑、果桑、胡杨、柽柳4个树种受盐害影响发生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受盐害症状以耐旱桑表现最严重,其后从重到轻依次是果桑、胡杨、柽柳;随着盐胁迫质量分数的提高,光合作用受抑制加剧,耐旱桑和果桑受盐害影响较重且差异不显著,柽柳次之,胡杨受盐害影响最轻;叶绿素质量浓度随着盐胁迫质量分数增...  相似文献   
92.
为得到毛白杨4CL-like基因并对其原核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毛白杨叶片的总RNA反转录得到的总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毛白杨4CL-like基因(登录号:XP_002315339.1).利用MEGA软件对4CL-like基因及其他9个来自不同物种的4CL基因进行进化树分析.最后通过构建pET30-4CL-like原核表达载体对该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4CL-like基因CDS区全长为1 758 bp,编码585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葡萄中的4CL-like5有很高的同源性.另外,SDS-PAGE分析表明,4CL-like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所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0 ku.  相似文献   
93.
冀北山地山杨白桦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山杨和白桦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直径分布指标,对木兰围场次生山杨、白桦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杨、白桦次生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很丰富,群落中当地树种占绝对主导地位;从水平结构来说,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2,群落呈现出随机分布格局;群落的树种隔离度很高,平均混交度为0.618,但其主要树种山杨和白桦的混交度最低为0.26和0.39;群落所有乔木树种以胸径作为大小比数的指标的优势树种排列为:落叶松>黑桦>白桦>蒙古栎>山杨>棘皮桦>花楸>云杉>黄桦>油松>五角枫;林分整体处于结构稳定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94.
露水草加工粒径和其β-蜕皮激素释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B.Clarke)对所含β-蜕皮激素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GRACE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V/V,%)洗脱。柱温2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8nm。[结果]相同来源的露水草粉体(粒径10、30、50μm)β-蜕皮激素含量检测值和普通细粉(粒径180μm)相比,粉体中蜕皮激素激素的检测值平均高1倍多。[结论]露水草粉体中的蜕皮激素更容易溶于甲醇,其提取率明显高于普通细粉。表明露水草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破壁率到得明显提高,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95.
内蒙古正蓝旗天然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正蓝旗地处锡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国的重点牧区之一。近几年,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及人为超载过牧,使该区的草地资源质量明显下降。为了科学评价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状况,本对正蓝旗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建议,为该地区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南京某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了解了农民工及子女对学校的认可度,以及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心态等;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作了分析,就完善南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草莓植株中病毒dsRNA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病毒核酸分离是病毒基因组解析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建立草莓病毒的dsRNA分离方法,获得草莓主要病毒的部分基因组序列。【方法】采用改进的dsRNA分离方法,对草莓病毒指示植物和栽培品种中的病毒dsRNA进行分离,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RT-PCR来鉴定。【结果】不同草莓品种中病毒dsRNA的含量不同,试管苗叶片中dsRNA含量高于露地苗幼叶,而露地苗幼叶中dsRNA含量明显高于完全成熟叶。dsRNA对DNase Ⅰ具有很强的耐性;当酶解缓冲液中含0.5 mol·L-1 NaCl时,dsRNA对RNase A具有较强的耐性。利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能够有效回收凝胶中的dsRNA片段。应用RT-PCR技术,从凝胶回收的dsRNA及DNase Ⅰ/RNase A两酶酶解处理后的dsRNA中分别扩增出草莓斑驳病毒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特异片段。【结论】建立了从草莓植株中分离和鉴定病毒dsRNA的完整技术体系,为草莓病毒中国分离物的基因组解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为建立液体培养真菌菌丝体及发酵液的高效分离方法,以不同种属具代表性的真菌菌株(木霉属的棘孢木霉菌、毛壳属的球毛壳菌、核盘菌属的核盘菌、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链格孢属的链格孢菌和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为例,采用高速离心法、减压抽滤法和多层纱布过滤法分别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比较3种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高速离心和减压抽滤法操作步骤多、收集速度慢、耗电、成本高、对某些液体培养菌丝体收集效果差;多层纱布过滤法操作简单、分离速度快,节能、成本低以及收集的菌丝体含水量低,且不影响提取菌丝体的核酸质量。  相似文献   
99.
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对镉的吸附性能及其应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溶酸析"法从新疆风化煤中提取的胡敏酸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性质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试验探究反应时间、溶液pH、镉离子(Cd~(2+))质量浓度对胡敏酸吸附Cd~(2+)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碳元素质量分数高达58.68%,羧基的质量摩尔浓度为5.81mol/kg,等电点为2.7;该胡敏酸含Cd量为0.15mg/kg,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胡敏酸对Cd~(2+)的吸附在8h内达到平衡,吸附量随Cd~(2+)质量浓度(0~100mg/L)和溶液pH升高而增加,到pH=6.0时最大,之后胡敏酸开始溶解导致吸附量降低.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胡敏酸对Cd~(2+)的吸附等温线,显示出单分子层吸附的特点.在pH=5.0时,胡敏酸对Cd~(2+)的饱和吸附量达137.37mg/g,相当于用去了酸度系数(pKa)为3的羧基含量的71%.在pH=4.3、Cd~(2+)初始质量浓度为80mg/L的同等条件下,新疆风化煤提取的胡敏酸对Cd~(2+)的吸附量为86.97mg/g,高于国际腐殖质协会胡敏酸标样1R106H对Cd~(2+)的吸附量(73.49mg/g).风化煤来源广、储量大、价格低,以它为原料制备获得的胡敏酸产量高、吸附能力强、环境友好、施用安全,有望作为吸附剂用于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以及作为钝化剂和土壤调理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0.
生物炭具有改良土壤、固碳减排、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的有益作用,但其农业和环保应用面临着成本过高这一瓶颈问题.在田间直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可节省原材料收集与炭品运输等环节的费用,降低使用成本.可通过喷雾技术在田间限氧条件下实现生物炭的制备,其工艺如下:物料在槽内经逐层压实后,采用单向引燃、逐次喷雾的方式辅助竹柳和棉秆成炭;采用多位点引燃、逐层喷雾的方式辅助芦苇成炭.制炭期间,土槽中的侧壁开孔方管起通气和限氧作用以控制适燃,铁质密网起限氧、防尘和提供喷雾通道等作用以控制成炭.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生物炭表现出了较好的同槽均质性和异槽同质性,成炭率达30%,制备得到的炭含有丰富的羧基(0.71~1.43 mol/kg)、酚羟基(0.43~1.09 mol/kg)官能团,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5.5~83.2 m~2/g).田间"限氧喷雾"技术为生物炭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选项,也为其农业和环保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