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369篇
基础科学   300篇
  279篇
综合类   2373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532篇
畜牧兽医   1440篇
园艺   451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提高树木年轮测量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对年轮测量仪的直流电机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普通低通滤波算法滤波系数固定,当树木年轮宽度发生变化时,既可能保留了部分噪声信号,又可能滤去部分有效的树木年轮信号,因此降低了年轮测量仪的测量精度。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的滤波系数可随滤波器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变化自动进行调整,提高了噪声滤除效果,减少了有效信号损失。使用自主研发的年轮测量仪测量了大、中、小3种径阶的60个落叶松圆盘,记录直流电机原始电流信号,分别采用自适应低通滤波算法和普通低通滤波算法对原始电流进行滤波处理,根据滤波后的电流波形图,预估圆盘年龄,并计算2种滤波算法的年轮识别正确率。结果表明,自适应低通滤波器年轮识别正确率的平均值为89. 66%,普通低通滤波器年轮识别正确率的平均值为75. 84%;当平均年轮宽度变窄时,自适应低通滤波器的年轮识别正确率从95. 61%下降到82. 02%,下降了13. 59个百分点,而普通低通滤波器的年轮识别正确率从86. 37%下降到62. 30%,下降了24. 07个百分点。表明自适应低通滤波器年轮识别正确率高,自适应能力强,年轮识别精度稳定。  相似文献   
192.
张涛  李英  宋树民  庞有伦  邵伟兴  唐兴隆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S2):162-169,190
为解决西南丘陵山地青菜头机械化收获问题,结合青菜头生物特性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柔性夹持功能的小型青菜头收获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柔性夹持装置初始间隙为60mm,最大允许通过青菜头直径为150mm,分析得到夹持输送带速度为0.37m/s、所需最大夹持力为38.04N;对割台架的仿地形能力和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可得该结构允许地形起伏度为50mm,在安装割刀位置振幅最大,前5阶固有频率为115.63~783.60Hz,远大于发动机和地形产生的激励频率,因此不会发生共振现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切割及夹持输送机构运行平稳、振动小、切割有力、夹持力度适中;切割成功率为89.5%,青菜头损伤率为10.8%,实际工作效率为0.035hm2/h,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设计和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3.
自动导航插秧机路径跟踪系统稳定性模糊控制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自动导航插秧机路径跟踪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控制调整纯追踪模型前视距离的路径跟踪方法。在考虑自动转向系统一阶惯性环节的情况下,建立插秧机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在跟踪直线时纯追踪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基于此稳定性条件,以速度和横向偏差为输入,以前视距离为输出,建立模糊控制模型实时调整纯追踪模型的前视距离;以洋马VP6E型水田插秧机为实验平台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路径跟踪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4.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7种食用植物油的红外光谱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橄榄油的红外吸收光谱在吸收峰的位置及吸光度上均与其他种类的植物油有区别,以3005~3009 cm-1、1117~1121 cm-1处的吸收峰作为种类区分。模拟掺假过程,向橄榄油中掺入其他6种不同比例的低价值植物油后,发现1097、3005 cm-1处吸收峰的峰面积与掺假百分比呈线性关系。此外,对7种食用植物油180℃加热2 h后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发现968、1097 cm-1处的吸收峰变化趋势有差异,橄榄油呈上升趋势而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则呈现下降趋势。掺假橄榄油加热后谱图分析发现3005 cm-1处的峰面积有所降低,但与掺假百分比仍呈线性关系,掺入5%低价油,3400~3650 cm-1区域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此可以鉴别掺假量低至5%的橄榄油,这为橄榄油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5.
陈常秀  唐岭田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214-217
将240只66周龄罗曼蛋鸡(平均2.46 kg)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和1.5%丙酸锌,以研究丙酸锌对蛋鸡换羽和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和1.5%丙酸锌组,蛋鸡的采食量、体重、腹脂重、卵巢重和黄色卵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1.0%和1.5%丙酸锌组输卵管重量显著降低(P〈0.05)。丙酸锌的3个处理组蛋鸡血清LH、FSH和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和1.5%的丙酸锌处理组蛋鸡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蛋壳相对重、蛋壳厚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蛋重、蛋比重、蛋黄指数、蛋形指数、哈夫单位和蛋白高度差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丙酸锌能够引起蛋鸡换羽,提高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196.
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成熟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探求成熟期库尔勒香梨主要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成熟期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叶绿素含量、SS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应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对指标均值以及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熟期内,库尔勒香梨果实理化参数变化范围分别为:硬度4.23~7.99 kg/cm2、叶绿素3.17~6.54 mg/100 g、SSC11.54%~15.41%、维生素C 1.9~4.2 mg/1 0 0 g;随着成熟的深入,果实硬度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SSC逐渐增加、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均值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过程中选取最优的拟合方式,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果实硬度和SSC与叶绿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间决定系数均大于0.95,验证试验预测值与测量值误差小于3.2 1%,在库尔勒香梨成熟过程中可应用果实硬度和SSC对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能够为库尔勒香梨成熟度评价和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以分子技术自动化育种设备的气吸式排种器为对象,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运用正交试验原理对影响吸嘴吸附力的真空度、吸嘴孔径、入口锥角、种子与吸嘴距离4个因素进行仿真试验研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3种出气口位置对各吸嘴吸附力的影响,并在试验样机上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从主到次为种子与吸嘴距离、真空度、吸嘴孔径、入口锥角;种子与吸嘴的距离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他3个因素影响并不显著;出气口的3种布置方式中,当出气口距汇流管两端距离为170mm时,各吸嘴吸附力分布均匀且平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198.
为提高液力传动系统性能,研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特性。按照功率分流形式,将液力传动系统划分为两种典型结构模型,在对两种结构模型进行图论化抽象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开发出通用的传动系统动力学平衡方程组自动列写并求解,并编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计算的计算机程序。结合计算实例,将2种结构模型在不同路况下的匹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前分流系统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特性受外载荷影响作用明显,因此不能忽略负载变化而单独研究这类液力传动系统的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199.
3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后,分蘖温度低,日平均气温达到11℃早粳1号已开始分蘖。旱育秧的主茎分蘖强,有效穗多,每穗实粒多,产量高,增产幅度达10%左右。太阳辐射和温度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梅雨初期“阴害”对早籼品种的抽穗扬花和灌浆初期危害较大。文中考虑气象和作物群体因素而建立的水稻产量统计动态模式,由有效穗、每穗粒数、空壳率和千粒重4个子模式组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0.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的动力条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黄土坡面各种侵蚀方式以水流能量,侵蚀物质及侵蚀微地貌3种作用方式相关联,水流能量地制约侵蚀物质和侵蚀微地貌时空分异的本质原因,研究表明,雷诺数(Re),弗罗德数(Fr)及过水断面单位能量(E)为判定不同侵蚀方式出现的水动力指标,并运用实验方法确定出细沟侵蚀的动力临界为:Re≥1468,Fr≥6.519,E≥1.38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