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9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酶活性和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L17A及其保持系L17B细胞核雄性不育(GMS)的不育株L18A和不育株L18B以及细胞核+细胞质双重不育(GCDMS)的核不育株GCDMS-HA和质不育株GCDMS-BA的酶活性和同工酶谱差异研究表明,3种类型不育系都随着花蕾的发育,POD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CAT酶活则显著降低,GCDMS-HPA的POD酶活性与L18A相近,极显著高于L17A和L17B  相似文献   
122.
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解决现有甘蓝型油菜黄籽不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离体培养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型,并对授粉后取材时间和子房培养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和白菜杂交结籽率有一定差异;授粉后10~17d取材进行子房培养都是有效的,其中15 d左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3.
以11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为材料,分别选出同一遗传品系的黄、黑籽给予120GY、1600GY、2000GY、240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测定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的品系间、颜色间、剂量间的发芽力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少数品系的黄籽耐辐射能力优于黑籽,通过筛选,可望从中选育出抗逆性强的优良黄籽品系。  相似文献   
124.
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甘蓝型油菜籽粒重量是构成油菜单株产量的三大因素之一(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通过对5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千粒重进行QTL定位分析,寻找甘蓝型油菜千粒重的QTL及影响本甘蓝型油菜群体千粒重的候选基因。【方法】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在德国吉森、重庆北碚5种不同的环境下,测定各株系天然种子千粒重。利用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构建的SNP高密度遗传图谱扫描5种环境中的千粒重QTL。该遗传图谱包括2 795个SNP位点,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1 832.9 cM,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0.66 cM。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千粒重进行QTL定位。将49个拟南芥粒重相关基因与QTL对应置信区间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分析(E值<1E–21),找出可能与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关联的候选基因。【结果】5种环境中千粒重变异范围较大,且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QTL定位要求。在5种环境之间千粒重均表现出正相关,其中,2013北碚与2012北碚、2008年吉森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8和0.249;2012年北碚与2010年北碚、2011年北碚及2008年吉森达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0.397和0.190。5种环境中共检测到14个QTL,分布在9条染色体,其中,C03染色体3个,A06、A07和C01各有2个,A03、A05、A08、A10和C02染色体上各有1个,LOD值在2.57-6.05,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64%-14.13%。与拟南芥粒重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有16个粒重相关基因落在8个QTL置信区间,匹配E值介于0-2E-21。其中QTL qTSWA07-2区间内筛出7个粒重基因。粒重基因TTG2qTSWA03-1qTSWC02-1 2个QTL区间内均被检测到。AHK3qTSWA07-2qTSWA08-1qTSWC01-1区间内被检测到。【结论】利用该套油菜60K芯片准确定位了5种环境条件千粒重的QTL位点,与拟南芥粒重基因比对出该群体油菜粒重基因,该结果有利于不同材料在使用该套SNP芯片分析及对千粒重QTL位点的比对和候选基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5.
甘蓝型油菜结角高度与荚层厚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果是油菜重要的光合作用和种子存储器官,对油菜产量具有重要贡献。本研究以412份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对其基因型分析,并对油菜结角高度和角果层厚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6个显著关联的SNP,其中重庆环境下分别检测到2个和4个SNP与结角高度和结角层厚度显著关联,单个SNP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61%~5.69%和5.94%~6.31%。云南环境下分别检测到5个和1个显著关联的SNP,单个标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2.66%~13.97%和22.43%。对2个环境的结角高度差和结角层厚度差共检测到3个和1个与性状显著相关的SNP,它们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7.33%~20.32%和29.05%。其中,环境间结角厚度差的关联SNP与重庆环境结角层厚度的1个显著关联SNP位于同一LD区间。各显著关联标记LD区段的多个基因调节植物细胞组织发生、花分生组织发育、角果数目和多器官发育,如NSN1、TPST和SAC1等,它们可能通过上述功能影响油菜花序或角果的生长发育,导致结角高度或结角层厚度差异。本研究发掘的这些位点和候选基因可作为影响油菜结角高度和角果层厚度的重要候选区域和基因,为揭示油菜结角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正>渝黄4号(区试代号05V06)是西南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T72为母本,P7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蓝型黄籽两系化学杀雄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株高适中、株型好、抗病、抗倒性强等优点。该品种于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7.
油菜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油菜高产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角果密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性状与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油菜高产育种考查的主要性状。为揭示油菜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213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在成熟期调查该群体主花序有效长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计算主花序角果密度。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对该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Tassel 5.1.0软件分析亲缘关系和染色体连锁不平衡的衰减;然后基于最优模型对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依据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序列,预测与性状相关的重要关联候选基因。【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213份甘蓝型油菜分为P1和P2亚群,P1亚群包含50份材料(23.5%),P2亚群包含163份材料(76.5%),基本上和油菜的地理栽培属性一致;亲缘关系发现约89.74%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值小于0.2,其中约有59.91%材料的亲缘关系值为0。总体来看,整个自然群体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对A、C基因组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A和C基因组的r2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加而下降,A基因组的衰减距离整体比C基因组的衰减距离小。GWAS分析两年数据共检测到17个SNP位点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关联。其中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和主花序有效长相关的SNP标记分别有7个和9个,并分别解释11.34%—15.96%和9.67%—13.10%的表型变异;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相关联的标记有1个,解释11.56%的表型变异。通过分析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找到22个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BnaA01g16940D、BnaC01g38800D和BnaA04g09170D等主要通过调控赤霉素和生长素等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来控制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BnaA01g16970D、BnaA03g29180D、BnaA03g29810D、BnaC01g39680D和 BnaC03g32770D通过对分生组织的调控来改变表型;BnaC09g18690D和 BnaC09g09210D等主要通过控制细胞分裂生长等过程改变表型。【结论】检测到17个SNP标记与油菜主花序角果密度、主花序有效长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关联,筛选出22个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28.
采用盆栽试验,以“中油821×品93-496选系”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不同体积质量分数多效唑(PP333)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增加,但干旱胁迫下喷施PP333可使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增加;与干旱胁迫相比,干旱胁迫下喷施PP333能进一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有效降低丙二醛的质量分数.体积质量分数为100~300mg/L的PP333处理均能提高油菜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29.
甘蓝型黄籽油菜株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DM混合线性模型,对7个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黄籽品系配制的双列杂交资料的株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型性状主要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决定,环境对株型性状有一定影响而母体效应影响很小。基因效应分析仅发现[Span×青花菜]×Primor,84-57 N-9~(10万)×88-14有较理想的株型结构。  相似文献   
130.
本文报道了采用电泳技术研究温度对 Polima 细胞质的油菜不育系07A 及其保持系07B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不同时期叶片和茎尖以及花蕾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育系与保持系都有差异,表现为前期叶片和茎尖中酶活性不育系比保持系强,后期花蕾中不育系比保持系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增强,超过一定的高温界限,酶活性反而有所降低。不育系微量花粉的产生与体内特别是花蕾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降低有着直接关系。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受温度的影响不及不育系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