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9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谷秆两用水稻202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5)N-尿素研究了谷秆两用水稻202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尿素的条件下,对照稻308与两用稻202的稻谷性状相似,但202稻草含N量比308(CK)提高37.57%。不同时期施肥,肥料氮在谷、草中的分配率不同,308遵循常规稻的分配规律,而202水稻则有自己的特性,即早期追肥大部分分布于稻穗中,较迟施肥大部分分布于茎、叶中。应用~(15)N标记稻草研究其利用价值,202草粉饲料被草鱼和白鼠的消化率比308草粉(CK)提高13.6%和16.5%,机体的~(15)N回收率比CK提高9.6%和6.0%;202稻草栽培平菇,~(15)N回收率比CK提高19.1%,202稻草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稻田甲烷排放机理和调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在温室和田间进行甲烷排放测定。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于-180mV时,甲烷排放量明显上升;稻田甲烷排放途径:3/4从水稻排出,1/4从土壤排出;宽窄行“双龙出海”插秧+养萍、垄畦栽水稻+养萍可分别比常规稻作减少甲烷排放量21.8%和42.3%;稻田放养一定量的革胡子鲶能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减少甲烷排放,放养量以2250kg·hm^-2为宜。放养量过大会增加甲烷排放;稻田放养鱼、萍,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床垫料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福建省福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栏内采集0~50cm垫料层样品,对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方位及不同深度垫料进行酶活性研究,测定其蔗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中性与碱性磷酸酶,探讨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0cm的垂直深度,随着深度的加大,酶活性显著下降,为微生物发酵床作用机理及垫料发酵程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光泽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但在产业规划、产业结构、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深入相关部门、基层农村组织、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对光泽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和开展科企合作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光泽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自福建省龙海市浮宫镇种植的杨梅,经冷藏14 d后从不同腐烂程度的果肉中分离致病病原菌,经过分离纯化,从NA培养基上分离出病原细菌4株,分别命名为YM-1、YM-2、YM-3、YM-4;从PDA培养基上分离出病原真菌2株,分别命名为YM-5、YM-6。  相似文献   
16.
短葶山麦冬吸肥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短葶山麦冬生长周期内定期取样,测定植株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分蘖期、开花期、块根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均为吸肥高峰期;每生产100 kg干麦冬需吸收氮、磷、钾分别为5.17 kg、0.69 kg、4.83 kg,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3:0.74.  相似文献   
17.
杨梅POD、PPO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杨梅不同生长阶段的POD和PPO酶活性动态变化,并分别对添加3种制剂的杨梅POD和PPO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OD活性随着杨梅果实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PPO活性在生长前期也有所增强;3种制剂对POD和PPO酶活性皆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当前设施黄瓜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产量及抗病性等农艺性状良莠不齐的问题,对引进的11个黄瓜新品种进行引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富阳5号’和‘早丰56’的综合性状最佳,‘宝丰’、‘奥运之星’较好,均可作为当地塑料大棚栽培的黄瓜优良品种来推广种植,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脂肪酸是细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受细胞膜上遗传物质的控制,具有灵敏度高、成分高度保守和含量稳定等特点,其碳链长度、双键位置和功能团组合的不同使其成为有效的分类标记。在细菌培养和脂肪酸提取阶段,芽胞杆菌属种类的脂肪酸鉴定结果受到皂化时间和脂肪酸提取试剂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球形芽胞杆菌为例,分析了皂化时间、皂化试剂量和甲基化试剂量对脂肪酸鉴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皂化时间在25~30min的测定效果较好;皂化试剂量为1.0mL、甲基化试剂量为1.5mL时,球形芽胞杆菌的脂肪酸鉴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