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林业   638篇
农学   392篇
基础科学   312篇
  280篇
综合类   2396篇
农作物   312篇
水产渔业   530篇
畜牧兽医   1442篇
园艺   462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多年实践基础上,通过对茶园人工除草、化学除草、覆盖除草、生物控草的优缺点分析,提出在山地茶园管理中,将山地茶园深耕、中耕、施肥、修剪、采摘等管理技术措施与山地茶园锄草相结合,是山地茶园除草和丰产最有效的方式,总结了山地幼龄、成年茶园锄草的时间、方法、技术等,提出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山地茶园锄草与覆盖、间作控草、放养动物控草、机械省力化锄草技术。  相似文献   
992.
橙瘿蚊自1987年在睢宁县首次发现以来,由于虫体小,繁殖快,世代多,扩散传播极为迅速,一直是重点防治的害虫。每年都有部分桑园受到危害,到中、晚秋蚕期,小蚕采不到适熟叶,大蚕期桑叶不足,叶质老化,严重田块,中、晚秋蚕无法饲养。严重年份如2003年因桑橙瘿蚊的危害造成秋季桑叶产量减产30%以上,而且影响到第二年春叶的生产,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桑橙瘿蚊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3.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羟基蛋氨酸(MHA)螯合物对雪峰乌骨鸡种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与繁殖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2周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雪峰乌骨鸡3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预试期2周,正式试验期8周。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 MHA-Zn (MZ组,以锌元素计)、25 mg/kg MHA-Mn (MM组,以锰元素计)、30 mg/kg MHA-Zn+25 mg/kg MHA-Mn (MZM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乌骨鸡的产蛋率和健雏率均显著升高(P<0.05),MZM组乌骨鸡的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M组(P<0.05),MZ组和MZM组乌骨鸡的死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MM组(P<0.05)。MZM组乌骨鸡血清中黄体酮、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和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MZM组乌骨鸡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Z组(P<0.05)。MZM组乌骨鸡血清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M组(P<0...  相似文献   
994.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九项原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受文献剧增、读者需求扩大、经费短缺等问题困绕,应坚持针对性、特色化、整体性和发展性的基本建设原则,注重成本效益和资源优化配置,以集团购买、共建共享方式,扬长避短建立切实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产品市场机制的自我完善与成熟,鳖市场价格逐渐滑坡后趋于稳定,导致了许多养鳖企业或养鳖户纷纷兼并、停产、转行,严重者倒闭。其主要原冈在于鳖品质退化、风味不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且义能提高池塘综合养殖效益,我们于2004年在本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池塘鳖鱼生态混养试验,结果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黄枝油杉由于其分布区狭窄,繁殖速度慢,资源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其种质资源,通过实验研究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别对2年生和4年生的黄枝油杉种苗性状特征描述,以地径和株高作为主要分级标准代表,运用Excel 2003和SPSS 26.0对种苗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将其种苗分别2年生和4年生分别分成了三级。2年生一级株高>20 cm,冠幅>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一级株高>127 cm,冠幅>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二级株高14~20 cm,冠幅8~11 cm,地径≥0.10 cm;4年生二级株高96~127 cm,冠幅38~56 cm,地径≥0.80 cm;2年生三级株高<14 cm,冠幅<8 cm,地径≥0.10 cm;4年生三级株高<96 cm,冠幅<38 cm,地径≥0.80 cm。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开江县农业局在党组书记、局长唐天云的带领下,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苦练内功,外塑形象;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谱写了开江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开江县素有川东“小平原”之美称,辖20个乡镇,194个村,耕地36.3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县,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经作物。经济作物中油橄榄、银杏分别发展到3万亩、2万亩,粉葛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998.
勤得利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5、7、9、11月对勤得利湾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7门69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52.36%和20.11%。近亲鱼腥藻、铜绿微囊藻、普通小球藻、柱形栅列藻、四尾栅列藻、颗粒直链藻、细长锥囊藻、四角十字藻、浮球藻、含糊囊裸藻、针形纤维藻、尺骨针杆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1750.8×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517.3×104ind./L,占29.55%;生物量为16.082mg/L,硅藻最高,为7.285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2801.4×104ind./L,生物量以夏季最高28.235mg/L;水平分布采样点Ⅲ最高,平均为2158.6×104ind./L,采样点Ⅳ生物量最高为12.296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相似文献   
999.
临床应用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由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黏菌素被视为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宠物和人类中已出现质粒介导的新型移动黏菌素抗性基因,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菌株将严重影响黏菌素的疗效,增大耐药基因跨物种传播的风险,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论文从目前黏菌素的使用情况、耐药性形成和传播机制以及黏菌素耐药菌流行现状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伴侣动物临床用药和耐药性转移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生菜地上部镉累积规律及其与矿质元素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镉污染条件下日光温室生菜在整个生育期内对镉的吸收规律及其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关系,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立生二号生菜作为供试材料,种植在镉污染(Cd浓度1.87 mg·kg~(-1))日光温室内。在整个生育期不间断采样,测定生菜地上部Cd及Fe、Mn、Cu、Zn、Ca、Mg含量。结果表明,生菜地上部Cd浓度在苗期从2.70 mg·kg~(-1)增加到3.62 mg·kg~(-1),器官形成期从3.62 mg·kg~(-1)降低到2.40 mg·kg~(-1),抽薹期从2.40 mg·kg~(-1)降低到1.64 mg·kg~(-1)。单株生菜地上部Cd累积的速率可以用"S"型曲线方程进行描述(R~2=0.99)。苗期、器官形成期和抽薹期Cd累积速率分别为0.098、0.516、0.056μg·株~(-1)·d~(-1)。Cd与Fe、Mn、Cu、Zn、Ca、Mg浓度相关系数在整个生长阶段生菜分别为-0.77、-0.31、-0.06、0.09、0.46、-0.10,在营养生长阶段分别为-0.43、0.25、-0.06、0.16、0.56、0.41,在生殖生长阶段分别为-0.82、-0.26、0.72、0.93、0.42、0。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生菜地上部Cd浓度的变化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高度相关,Cd浓度在苗期增加,在器官形成期和抽薹期降低。约15%的Cd累积发生在苗期,约80%的Cd累积发生在器官形成期,约5%的Cd累积发生在抽薹期。整个生长阶段生菜地上部Cd浓度和Fe浓度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和Ca呈显著正相关;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菜地上部Cd浓度和Ca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在生殖生长阶段生菜地上部Cd浓度变化和Fe显著负相关,和Zn、Ca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