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2005-2007年褐飞虱在安庆发生的虫源、气候、食料条件.认为初迁虫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年的发生情况,但初迁量小的年份,并不意味着后来发生就轻;对六(4)代前峰而言,回迁虫源可作为补充虫源考虑,但对六(4)代后峰和七(5)代应作为重要虫源务件考虑.气候的适宜与不适宜只是相时的,稻田小生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单季稻面积扩大,从食料和栖境上促成了褐飞虱早期虫量积累和提前暴发.本文还就虫源性质、防治策略、预测和分级标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为例,研究了其发生稻曲病的损失规律。结果表明,Y两优302稻曲病损失率依单穗病粒数的增加而上开,单穗粒数从1~20粒,损失率由4.55%增加到87.55%。  相似文献   
13.
1.选择对路农药 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种及配方。对以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在早春亩用6.9%骠马胶悬剂40~60毫升,或10%骠马35~40毫升,或10%骠灵乳油50毫升,于小麦3~5叶期对水40千克茎叶喷雾。对以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40~50毫升,或20~25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25~150毫升;或亩用75%巨星干悬乳剂1~1.5克,或臣星O.5克加56%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于小麦3~5叶期对水40千克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4.
低容量喷雾技术的应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防治病虫害的喷雾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容量喷雾较高容量喷雾天敌青蛙死亡率降低46.6%,对害虫防效提高,省药省工。在用药成本降低50%时防效仍达70.33%~90.88%。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以来,安庆市在开展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中发现了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gzophilus Kusehel)和蔗扁蛾(Opogona sachari(Bojer)1865)。现把这两种检疫性害虫的发生防治与检疫控制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安庆市是农业大市,因此,也是农药应用大市,据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0年以来农药使用量(商品量)在0.9~1.37万t.2005年稻飞虱大发生,发生危害时间长达2个月,防治用药量大增,同时稻瘟病在部分稻区大发生,稻曲病发生面积扩大,全年农药用量为近年最高值,达1.37万t.在农药使用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杀虫剂使用量过大,杀菌剂使用量偏少,除草剂虽然发展较快,但一些作物如小麦田、蔬菜地、大豆地、山芋地使用量明显不足,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比例偏大、高毒农药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二是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不按有关规定使用农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有的地方还比较普遍,例如<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但在蔬菜上仍有使用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每666.7m^2用31%三拂ME70ml和100ml,药后3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5%和91.6%;药后7d,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和98.0%;药后7d,保叶效果分别为94.6%和96.5%;药后13d,保叶效果分别为94.1%和95.8%。在褐飞虱重发情况下,三拂两个处理的防治效果为47.8-58.9%,难以控制褐飞虱的危害。在本试验条件和用药量水平下,31%三拂ME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8.
对安庆市转基因抗虫棉病虫防治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 1981年,我们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供的、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生产的2.5%溴氰菊酯乳剂(Decis),在东至县大渡口区新庭公社的正联、光荣和新庭三个大队,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棉叶螨(Tetranychus telarius Linne)、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la Shiraki)和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等害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观测了溴氰菊酯对天敌的影响和对棉花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稻水象甲, 蔗扁蛾两种检疫性害虫的生活习性,传播途径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市发生危害检疫和防治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