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46篇
  150篇
综合类   1007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599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工作中,农用运输车断半轴的现象并不鲜见。一旦农用运输车发生断半轴故障,不仅影响车主的效益,而且会造成车翻人伤的事故,故应引起机手的重视。1.半轴断裂的原因半轴断裂大多属疲劳折断。农用运输车在工作中,半轴要承受扭矩和弯矩。在长期的交变应力作用下,轴的表面易产生疲劳裂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加深。当轴的瞬时载荷超过轴的强度极限时,半轴就会出现断裂。半轴断裂与以下因素有关。(1)材质出现缺陷。如缩孔、疏松、热处理工艺不合理等,这些缺陷减少了轴的截面积,降低了轴的强度。(2)设计不当。如直径较细、过渡台肩处…  相似文献   
72.
为实现小麦的精量排种,设计了一种精量小麦排种器。对排种器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确定排种器为锥盘式,型孔数量为50个,锥角为30°。采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当转盘转动速度为19.38r/min、型孔长度平均值为7.95mm、小麦种子外层厚度为8.20mm时,作业合格率为89.55%,单粒率可达到50.80%,符合排种器的作业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具有行间的排量较足和一致性好的特质,在小麦的播种过程中,系数的变异已经控制在10%以内。根据测量的秧苗数量计算面积,小麦每667m 2可达到4万株,分蘖的数量为3~10株,分蘖完成后每667m 2达25万株,可以满足小麦种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73.
针对现有的气吸式谷子精量排种器在播种作业时容易堵孔,导致穴粒数不准确及窝眼式谷子精量排种器在排种区种子在窝眼内堆积致使排种困难和高速作业时充种效果差等问题,应用TRIZ理论将现有的谷子排种器所出现的问题转化为矛盾矩阵,并运用39个工程参数以及40个发明原理,结合谷子精量播种技术对谷子精量排种器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正负压型孔轮组合式谷子精量排种器,并对改进后的排种器进行台架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播种合格指数随真空度和型孔轮转速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最高可达85.6%。  相似文献   
74.
β-蒎烯合成诺蒎酸的反应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以松节油中的β-蒎烯为原料,通过KMnO4氧化合成诺蒎酸,并对氧化反应步骤中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制备诺蒎酸的最佳条件为:β-蒎烯、KMnO4、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1∶2.5∶1,水为溶剂,温度25~30℃,反应时间4~5 h,得率达到35%。  相似文献   
75.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生态与环境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早在4000年前的原社社会,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下游绿色走廊已经形成。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前20年是绿色走廊的兴盛时期,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绿色走廊开始近代历史上的衰败过程,特别是近50年来塔里木河上中游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下游地区的来水量骤减并中断有近30年的历史,从而引发了下游绿色走廊的逐步走向衰败、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为了改善塔河下游地区的生态与环境、抑制土地退化的加剧、挽救濒临灭绝的下游天然植被,截止2005年11月共向该地区输水7次,断流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完成了第四次应急输水后,大体达到维系下游生态的必须水量,输水使河道两侧植被生长状况发生明显改善,生物呈多样化变化。笔者在1998年5月,2002年10月和2004年5月三次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和实地考察资料相结合,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生态与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6.
翻飞鸽飞行时空中进行翻转的遗传特征,生物学家将其翻转机理解释为求偶展示,或者为逃避天敌,诸论点至今各执一词.新疆具有诸多家鸽品种与传统驯养方法,其中新疆翻飞鸽为中国翻飞鸽重要基因库.经过长期驯养,新疆翻飞鸽表现出卓越翻转技能、独特形态构造和俊丽外貌.相对国外翻飞鸽研究历史与成果,新疆翻飞鸽研究成果稀少.新疆翻飞鸽种质与...  相似文献   
77.
为提高黄原胶分子的应用性能,以60Co-γ为辐射源,对黄原胶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共辐射接枝处理,制备黄原胶-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XG-g-NVP),并研究反应条件对接枝率和单体利用率的影响及共聚物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辐射吸收剂量为10k Gy,黄原胶浓度12g·L-1,NVP/XG质量比8∶1,4-甲氧基酚阻聚剂添加量为NVP单体质量的0.01%时,最佳接枝率为543.3%,单体利用率为67.9%。红外光谱表明接枝反应发生在NVP乙烯基部位,扫描电镜图显示共聚物形貌由片层状逐步过渡到颗粒状;XG-g-NVP的抗高温及抗剪切能力相比黄原胶有所提高,且黏度值在高温、高剪切力时仍保持恒定值,因此,改性后的黄原胶结构及热稳定性提高。通过对黄原胶分子接枝改性,使其具备了更多优良的性能,为改性黄原胶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再植枸杞根际真菌群落对长期连作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枸杞自身种植特点和道地产区土地资源限制,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宁夏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问题。前期研究表明,连作能够显著影响再植枸杞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但就连作对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连作对再植枸杞根际真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连作显著促进再植枸杞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丰度。但连作对真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细菌,导致细菌/真菌比例失衡,使再植枸杞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偏向于真菌型。对测序结果的分析发现,所测定样地中枸杞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真菌门分别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及球囊菌门,其中连作地再植枸杞根际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较对照样地显著降低,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显著增加(P0.05)。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也证实连作显著抑制再植枸杞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P0.05)。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结果表明,土壤pH、电导率、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枸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P0.05),而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则是解释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P0.05)。这些结果说明长期施用化肥可能是改变连作地再植枸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枸杞-真菌互作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研究结果为理解枸杞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通过盆栽盆栽试验,研究了江苏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即水稻土和潮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Pb与Cd在产地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总体上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在两种土壤类型下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和对照相比,两种土壤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8.31和9.49倍,Cd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5.4和10.04倍。同一处理水平下,水稻土中的Pb和Cd比潮土中的更易被植物富集。水稻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含量是潮土中的2.54倍,Cd含量则是潮土中的1.92倍。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的种植小白菜的水稻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36.54 mg?kg-1和0.30 mg?kg-1,低于或等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潮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 110.21 mg?kg-1 和1.09 mg?kg-1,均高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真菌优势菌群和带菌率的差异,采用平皿法对肉苁蓉种子进行外部(洗涤法和干种子法)、内部(种子消毒法与种仁消毒法)带菌检测。结果表明,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主要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p.)、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p.)、镰孢属(Fusarium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及少量的散囊菌属(Eurotium spp.)。不同产地肉苁蓉种子携带菌群及带菌率差异不显著,但分离频率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肉苁蓉种子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