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43篇
  2篇
综合类   8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72.
2000年中央和我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的素质和效益,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据这一精神,我省在新的一年将充分发挥农机的主力军作用,举全省农机之力,合力攻关,重点打好以下“六个硬仗”:  相似文献   
73.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是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饲料利用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开发潜力最大、奠定养猪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时期。因此,设法提高仔猪成活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4.
该《办法》对辽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的确认原则、基本条件、认定程序、责任管理等进行了规定,标志着辽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彻底放开。  相似文献   
75.
目前,绵羊的胚胎移植,大都选择3~6岁的经产母羊作供体,实施超数排卵处理,提供移植胚胎.而对老年淘汰母羊和幼年母羊进行超排、采卵等有关资料报导尚少.1993年和1994年我们对老年和幼年母羊作超数排卵处理试验,旨在为绵羊胚胎移植及优质细毛羊的迅速繁育工作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方法、时间及羊只 从石河子151团和148团购买7~8 岁淘汰羊,均系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羊场喂养,体重52±5.68 kg,供试幼龄母羊8月龄,体重46.50±4.59 kg和18月龄体重50±5.68 kg的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凡参加试验的羊都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超排处理的老年羊于8月下旬~11月中旬分批进行,8月龄羊于11月下旬、18月龄羊的在9月上中旬进行药物处理.  相似文献   
76.
水稻是辽宁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00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490千公顷,产量达到396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1/6和1/4,水稻生产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在促进水稻生产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并向全程机械化方向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耕整地、栽植、收获和烘干,水稻栽植、收获和烘干机械化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辽宁省水稻生产过程中,栽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7%和17%,烘干机械化刚刚起步。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全省水…  相似文献   
77.
2005年1月22日,辽宁省农机局长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了2004年全省农机工作,深入分析了辽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了2005年全省农机工作。14个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及。50个重点县区农机局局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8.
联合整地机械化技术是指以大中型拖拉机作配套动力,驱动联合整地机械一次完成深松、灭茬、旋耕、起垄、深施肥直至播种作业.它代替了以往的翻、耙、压、起的单项作业方法,是一种节本增效十分显著的技术.  相似文献   
79.
1 水稻机收存在的问题 目前,水稻机收仍然是我省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的制约因素之一,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1.1 收获机械少 全省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械349台,按大型联合收割机日作业量6.7hm2和作业期30d计算,完成全省水稻的收获尚需增加或引进水稻联合收割机3000多台。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以明恢63(供体)/早熟豫6(受体)的BC4F2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法,对控制水稻抽穗期分离的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定位。BC4F2出现抽穗期分离,早抽穗植株为253株,晚抽穗植株为657株,χ2=3.66P0.05=3.84,符合1∶3的孟德尔分离比,表明F2群体的抽穗期分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晚抽穗性状为显性。以明恢63×早熟豫6的BC4F2分离群体的253株隐性单株为定位群体,将该抽穗基因(暂时命名为Hd6-f1)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分子标记RM19771与RM52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 c M和2.9 c M,与RM19780共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