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2篇
  56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胡飞龙  高倩圆  焦加国  黄欠如  周静  胡锋 《土壤》2012,44(2):332-337
田间设置木薯和花生的不同间作措施处理,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处理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①木薯、花生的生长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曲线,其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2浓度(Ca)呈开口向下曲线,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的日变化曲线则开口向上。②不同间作措施中,间作窄行并无绝对优势;间作宽行可保证作物产量,但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最低,不利于在缺水环境下推广;间作双行的WUE和CO2利用效率最高,这在严重水分胁迫条件无疑是最优选择。③由统计分析可知,对花生和木薯净光合速率(Pn)影响显著的因子均为作物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和气孔限制值(Ls),其中Pn与Tr、Cond、Ls呈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术薯、花生的"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决定,其气孔机制是作物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双重起作用的结果,首先起作用的是Tr诱发的光抑制,之后气孔开关则是由Ci调控。  相似文献   
112.
农药残留量预测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观测乐斯本在桃果实中的残留量,建立了3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包括经典的指数负增长函数模型、Rayleigh动态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然后用它们依次来模拟乐斯本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分别预测农药残留情况,最后进行拟合度检验,比较哪种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采取最优方案对农药残留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3.
大孔吸附树脂对冠毒素的吸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种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HZ-818树脂对发酵液中冠毒素进行静态、动态吸附性试验,考察不同条件下对发酵液中冠毒素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中,吸附4 h后达到平衡,最高吸附量为27.06 mg/g,COR在20℃、发酵液pH为5时吸附率最高,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曲线,采用1%氨水∶60%乙醇=1∶2的混合洗脱剂,回收率可达85.8%;在动态试验中,室温及调整发酵液pH为5时,上柱流速为4.5BV/h时,绝大部分COR能被树脂吸附,动态贯穿吸附量为30.87 mg/mL湿树脂,吸附率为91.63%;正交最佳吸附条件为:20℃,上柱pH 5,上柱流速为3 BV/h时,冠毒素吸附量最佳,吸附率为93.14%;随后用洗脱剂通过树脂,洗脱流速为4.5BV/h,其回收率可达86.62%。  相似文献   
114.
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围坝下水田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某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围坝下水田土壤环境及生物的调查与采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域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综合堆渣场渗漏污水,且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其中Cu和Cd为主要污染元素,其超标率达100%,最高含量分别达到415.54 mg·kg-1和6.87 mg·kg-1;其次是As和zn,其超标率分别为55%和18%,最高含量也分别达71.99 mg·kg-1和503.31 mg·kg-1;Pb没超标;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引起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下降,其中产量与对照区相比,减产幅度为35%~70%,稻米中Cu、Cd和As的含量均已经超过国家制定的食品卫生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5.
秸秆还田配伍腐秆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促腐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备受关注,然而田间条件下秸秆配伍腐秆剂后的作用依然存在争议。通过在淮北平原布设田间试验,比较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秸秆(SF)和化肥+秸秆+腐秆剂(SFD)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籽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F相比,处理SFD小麦生长后期的群体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重、穗粒数及其对化肥的生理效率显著增加9.5%、18.6%、13.3%、6.2%、27.1%、85.2%和41.5%(P0.05),籽粒产量亦有增加趋势(增幅为5.1%);而处理SFD与处理SF相比,除成穗数、氮肥吸收利用率和磷钾肥生理效率略有增加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在0.3%~26.3%之间。从而可知,在淮北平原进行秸秆化肥配施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当季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善氮肥的生理效率和提高产量,配伍腐秆剂不会提升秸秆化肥配施还田的促生增效能力。  相似文献   
116.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作为环保产业中的新兴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该文以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和实践经验为支撑,归纳出技术可行、便捷实用、较为全面的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流程,为从事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从业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公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用PCR方法扩增出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Hexon基因保守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序列测定分析扩增产物的特异性。以构建的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建立的EDSV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Ct值与1×10^1~1×10^6拷贝/μL的基因拷贝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灵敏度可达10拷贝,且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说明本试验建立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EDSV的诊断及病原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8.
非平衡群体基因变异Shannon信息量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Shannon信息量的基础上 ,对非平衡群体建立了群体基因型相对信息量S′( G) ,纯合体相对信息量 S′J( G)和杂合体相对信息量 S′H( G)的概念 ,并赋予遗传学意义。与基因一致度 J和基因多样度 D的理论比较表明 ,二者在数量规律上有很好的一致性 ,但又是相对独立的指标体系 ,且相对信息量还有新的内涵。 S′( G)既能表征基因变异 ,又能反映基因型水平上的遗传变异 ,S′J( G)主要反映纯合体的遗传变异 ,S′H( G)主要反映杂合体的遗传变异。各相对信息量既可反映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 ,又能比较不同位点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相似文献   
119.
堆肥发酵是农业废弃物基质化、肥料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影响着发酵堆的发酵速率、发酵质量,因此研究发酵堆内部的温度分布对于发酵堆的精准管控至关重要。但由于不同堆置方式的发酵堆体积、高度不同导致传统固定探针式传感器难以灵活、便捷地进行针对性测量,给农业废弃物发酵过程的精准管控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杆体模块化、可拼接的低功耗组合式多层温度监测系统。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检测模块自适应识别,基于JSON封装与关系数据库的配置信息同步与自适应匹配,以及系统现场端、服务器端、微信小程序端人机界面自适应生成。经过功能、功耗以及系统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连续监测过程中实时数据监测、低功耗运行,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实现了系统硬件、服务器端、微信小程序端的同步配置、信息显示等功能,满足废弃物堆肥发酵过程的温度多层长期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20.
利用安徽省安庆气象观测站2012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分析不同观测时次和不同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的差异性。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情形下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的相关性。通过差值的统计特征分析不同观测时次和不同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的差异性,并利用符号检验法和Wilcoxon秩检验法对两者的差异性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观测时次的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能见度近似呈完全正相关性,不同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能见度的相关性也较高;不同观测时次和不同天气现象的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能见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