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动物繁育基地1只4月龄的猞猁因接种疫苗人工捕捉保定不当,致右前肢第二、第三掌骨骨折,经克氏针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康复。现将该病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猞猁,4月龄,雌性,体重为7.5 kg。2013年11月9日上午,幼猞猁按免疫程序常规接种疫苗。人工捕捉保定时不慎被网兜钢圈压迫右前肢,注射完疫苗后发现该猞猁右前肢不敢落地,跛行,但采食状  相似文献   
62.
63.
栗树是丹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丹东地区加大了栗树推广,现已发展到150万亩,年产量4000万千克,板栗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蛀果害虫直接影响板栗品质和贮藏。据调查,栗园蛀果率一般为10%~20%。栗果被蛀食后,失去发芽能力和食用价值,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导致板栗大量霉烂变质。为了使生产的栗果高产、优质、无公害,我们对栗树蛀果害虫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对生产危害较重的几种主要蛀果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对去果穗后不同时期的玉米秸杆中的水分、糖分,粗纤维、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得出其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农户适时青贮玉米秸杆.实验结果表明:高植株品种四单19号玉米秸秆,在收果穗后第4至20d秸秆中蔗糖的含量比搿穗当天高15.8%,粗蛋白增高264%,水分含量在22d时为62. 39%,最佳青贮时间为去果穗后22d之内.矮小植株品种如冀承单3号在去果穗后12d之内青贮为宜.去果穗后的玉米秸秆在植株叶片全部干枯之前,完全可以作为青贮原料.水分含量是影响去果穗玉米青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65.
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屈菜红碱是传统天然药用植物白屈菜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文献,对近年来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为白屈菜红碱抗肿瘤活性在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索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耕层和犁底层微生物数量及其多态性的影响,对吉林省公主岭周边和长春农安等地进行田间试验并采集土壤,通过室内实验对土壤进行PCR扩增以及DGGE图谱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下,耕作层和犁底层土壤微生物均较农民常规耕作下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有所增加。通过DGGE图谱条带分析计算得出土壤香浓威尔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显示在耕作层土壤中同一层面不同样地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不同样地同一深度的犁底层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同样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通过该试验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旋耕一体机配合作物根茬还田是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67.
为有效推动养殖无害化发展,本文基于湖南省30个县的乡镇村的329户畜禽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养殖户无害化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户生产经营特征、认知程度、防疫服务水平以及政府行为对养殖户无害化选择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且正向相关。据此,本文从管理学视角出发,提出政府应当合理制定补贴政策、倡导规模化养殖、提高防疫服务水平以及重视农户养殖知识普及等,以提升养殖户无害化选择意愿,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8.
试验旨在研究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河南分离株的毒力特征及其与VP2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关系。通过提取IBDV C4株RNA,利用RT-PCR扩增其VP2基因,与其他不同毒力IBDV毒株进行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同时使用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表达VP2基因,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VP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扩增的IBDV C4株的VP2基因序列在进化关系上属于超强毒力IBDV(vvIBDV)分类,与选取的vvIBDV毒株代表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8.1%~98.7%之间,其七肽区为S-W-S-A-S-G-S(第326-332位氨基酸)符合超强毒株特征,且222(A)、256(I)、294(I)和299(S)位氨基酸与超强毒力毒株的4个特征性氨基酸一致;但IBDV C4毒株的VP2蛋白氨基酸序列与超强毒力毒株代表毒株UK661相比,201(D/G)、281(G/R)、313(V/A)位氨基酸不同,其中281位氨基酸的改变处于279-290的小亲水区内,与病毒抗原性有关;构建的pET-32a(+)-VP2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上表达出分子质量约67 ku的重组VP2蛋白,为进一步比较201(G)、281(R)、313(A)位氨基酸差异导致的抗原特性改变提供了研究基础。本试验结果表明,IBDV C4株VP2基因与vvIBDV毒株VP2基因的主要特性一致,但也有3处氨基酸与代表毒株UK661存在差异,这些改变可能与中国IBDV毒株毒力的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69.
二、栽培方法 (一)林地栽培法林地栽培法是模拟竹荪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一种栽培方式,即是把人工培育的纯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上,再放到能够生长野生竹荪的自然环境中去加以精心管理,即可获得良好收成。这种方法虽然周期长一些,但是产量稳定,花工少,成本低,效益高,尤为适合广大农村专业户利用林地进行竹荪生产,走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0.
丹东市宽甸县古楼子乡大蒲石河村王海悦栽植板栗树0.80hm^2,其中大树O.53hm^2,最大树龄120多年,小树0.27hm^2,树龄9年。大树株行距10m×10m,由于有些树已死,在树空补植了一些小树。小树株行距3m×4~5m,2000年定植,2006年高接,品种有‘大丰’‘大国’‘金华’‘出云’、59号、49号。2007年产栗果345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