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138篇
  129篇
综合类   870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475篇
园艺   163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6 毫秒
991.
茶树花果利用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五年来对茶树鲜花、茶幼果的特性、化学成分、最佳采摘期、以及加工红碎茶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较大规模中试,结果证明;茶树的花果均含有与鲜叶相似的茶叶主要生化成分,在制成红碎茶过程中,具有与鲜叶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品质特征;利用茶花、幼果制成红碎茶,其品质达到出口二套样对标准,产品经商捡部门检测,完全符合出口要求,利用茶花果制茶可以提高茶树经济产量、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40%以上,每1/15公顷年增值126元;利用茶树花果加工红碎茶的工艺,配方技术已在省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2.
种植密度对秦优7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不同的角果着生部位对秦优7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由22.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结果密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粒数、分枝角粒数、主花序产量、分枝产量均有所降低,密度优势明显,主花序优势明显,产量增加23.07%。在相同密度下,秦优7号的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的变化,总是主花序高于分枝;按角果同一着生部位籽粒中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含油量的变化,2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高于30万株/hm2,而蛋白质的变化则相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秦优7号的种植密度,凭借高密度优势、角粒数优势、千粒重优势,主花序的增产优势,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充分发挥秦优7号的增产优势、获得高产,增加产油量。此外,适当增加密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有利于机械收割操作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类型肥料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了解和评价不同类型肥料在旱地甘蔗生产中的施用效果,探索在等价投入前提下,各参试肥料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找出能使甘蔗增产增糖又能使甘蔗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的肥料类型,设计3个不同类型肥料(即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进口复合肥、氮磷钾化肥与牛粪配制的常规肥)进行比较试验,按当年肥料等价(市价)折算各处理肥料量。结果表明,甘蔗产量以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最高,达121 081.5 kg/hm2,比进口复合肥和常规肥分别增产12.4%、7.0%,其中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与进口复合肥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施用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增产潜力较大。产糖量以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最高,达13 884 kg/hm2,比复合肥与进口常规肥分别增8.7%、0.88%,其中生物肥与常规肥差异不显著,但与进口复合肥差异达显著水平。工、农业产值以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最高,分别为1 hm2工业产值87 469.5元、农业产值57 513元,分别比常规肥的工业产值增值765元、农业产值增收3 882元,比进口复合肥的工业产值增值7 626元、农业产值增收7 143元。说明在旱地甘蔗生产上,施用生物有机甘蔗专用肥对加速旱地甘蔗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对荔枝草中高车前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HPLC纯度分析,还对其清除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以60%乙醇为提取剂、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 h、提取2次、料液比1 g∶12 m L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荔枝草中高车前苷提取量为1.41 g/kg。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荔枝草提取物是高车前苷,纯度为98.2%。荔枝草提取物高车前苷对DPPH的EC50=3.07 mg/L,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到9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5.
2012年12月,对建水县小关林场16年生云南松一代种子园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调查,研究云南松一代种子园优良家系遗传参数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在38个家系中,有23个家系数量指标高于对照(优良林分),说明多数家系生产的种子可以培育优质高产林分。采用材积、通直率和扭纹率等3个性状对38个家系进行综合选择,筛选出16个优良家系,(1)材积实际增益为4.37%~33.74%,平均为16.85%;遗传增益为0.49%~3.75%,平均为1.87%;(2)通直率实际增益为51.18%~263.28%,平均为186.13%;遗传增益为7.30%~37.54%,平均为26.54%;(3)扭纹率(扭纹指标为负,表示扭纹率降低)实际增益为-52.14%~32.77%,平均为-14.89%;遗传增益为-0.74%~0.47%,平均为-0.21%。其实际增益较高而遗传增益较低的原因是对照为优良林分的子代。  相似文献   
996.
马尾松低产林分套种火力楠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在福建省闽南地区贫瘠山地营造马尾松纯林,由于土壤瘠薄干燥,幼林生长不良,易形成低产林分。在马尾松纯林套种了火力楠后,成为异龄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混交林木生长良好。实践证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火力楠后,能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量,增加蓄积量,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林地生态条件。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分别比马尾松、火力楠纯林的林木生长量树高提高24.00%、2.54%%,胸径增粗2.57%、5.14%,蓄积量提高11.35%、3.57%。林分生物量提高14.44t/hm2、30.88t/hm2,土壤肥力N、P、K ,分别提高6.00%、1.92%,6.15%、1.47%,5.00%、1.45%。  相似文献   
997.
水溶液性质对泰乐菌素光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水体中的泰乐菌素的光降解通常受水溶液性质影响,以紫外灯作为光源,考察了水中泰乐菌素(TYL)的光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 mg·L-1的TYL水溶液的6 h后光降解效率在50%左右。碱性条件有助于TYL的光解,酸性和中性条件下TYL的光解情况相似;溶液的初始浓度、NO-3浓度和腐植酸浓度的增大均可抑制TYL的光解。直接光降解可能是水体中泰乐菌素光降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新城疫病毒囊膜上较大的纤突样糖蛋白由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编码。HN蛋白即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它不仅介导病毒吸附于肿瘤细胞,而且与融合蛋白一起帮助病毒侵入肿瘤细胞,其神经氨酸酶活性能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暴露宿主细胞的生物识别位点。它还能够水解病毒粒子表面糖链末端的唾液酸,防止病毒粒子在宿主表面簇集,并且能够引入新的粘附因子和免疫原性分子,诱导机体免疫系统识别。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报工作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我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报与审查工作总体情况以及申报资料技术审查要点,分析了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申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企业申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王礼  周礼 《中国养羊》2009,(1):63-64
绵羊传染性脓胞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本病幼羔最易感染,成年羊发病较少。通常侵害口腔粘膜及咀唇、脸部,并显现红疹、胺疱、溃烂,最后结成厚痂。痂内存有脓疱病毒,随着痂块的脱落而将病毒散布到外界。健康羊的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接触到带有病毒的干痂则可感染发病。故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续危害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