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域上、中、下游段生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对发生石漠化的各类土地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治理,以坡耕地林—草、林—粮、粮—草间作及轮作复合经营作为高人口压力下生态建设的突破口,以水资源提取—高位水池—管网调度利用为核心,建立了城郊型混农林草牧(禽)业模式,初步形成引领小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流域内水土流失与石漠化趋势得到遏制,流域土壤流失量减少了32%,人均收入增加了532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2.
本文主要介绍了1985年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利用网箱养殖黑鲪的试验情况,探讨了在黑鲪配合饵料中添加植物性饵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黄海北部仿刺参浮游幼体发生与附着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7-1998年对黄海北部大长山岛自然海区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浮游幼体的发生与习性进行了研究。用浮游生物拖网在海上定期、定点进行刺参浮游幼体调查,发现浮游幼体出现时间为7月15日-9月31日,幼体高峰出现时间为8月1日,最大资源生物量为70只/m^3。通过检查不同水层刺参浮游幼体的附苗效果,发现3m水层的附苗量最多。另外,通过海上试验和室内试验还对刺参幼体对附着基材料的选择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采苗附着基中,幼体对棕绳、聚乙烯网片选择性最好,其次为锚流网衣和波纹板,对贝壳和胶带选择性最差。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蛋氨酸硒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个体生长和消化道指数的影响,选用体质量为(45±5)g、体长为(10±1)cm的刺参270头,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的蛋氨酸硒,使饲料中硒添加量分别为0、0.2、0.4、0.6、0.8、1.0 mg/kg,分6组进行投喂试验,饲养60 d后测定刺参个体生长和消化道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硒添加量从0增加到1.0 mg/kg,刺参的体长特定增长率从0.11%/d提高到0.34%/d,体质量特定增长率从0.18%/d提高到0.46%/d,均呈上升趋势;肠质量从1.67 g提高到2.21 g;相对消化道质量从0.032 3提高到0.037 0;脏壁比从0.060 8下降到0.051 7。研究表明,蛋氨酸硒可明显促进刺参的消化、生长,且随着蛋氨酸硒含量的增加,促进消化、生长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5.
太平洋牡蛎日排泄物数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模拟自然条件,在1月(5.5℃),5月(16.0℃),8月(24.5℃)和10月(20.6℃),4次测定了太平洋牡蛎的日排泄物数量。  相似文献   
66.
从截叶胡枝子的根瘤中分离出30个分离物,经纯化、镜检后得到26株待测菌株.将其16S rDNA部分序列测序后用DNAMAN和MAGE 5.0软件进行分析,并与参比菌株相比较.结果表明,去除重复后共获得18株根瘤菌菌株,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分别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  相似文献   
67.
李瑞  周玮  李丽  陆巍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5):555-558
 以水稻低叶绿素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镇恢249)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第5叶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光合放氧、Rubisco大亚基含量变化以及对胰蛋白酶敏感性的变化,并通过喷施不同的抗氧化剂以及氧化剂研究其对Rubisco大亚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全展后随着衰老进程,突变体与野生型光合放氧速率、Rubisco大亚基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抗氧化剂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Rubisco大亚基含量的下降,而氧化剂则加速Rubisco大亚基含量的下降。低叶绿素b突变体的光合放氧速率高于野生型,Rubisco大亚基含量下降慢于野生型,并且衰老进程中突变体Rubisco大亚基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低于野生型,推测活性氧是Rubisco降解的调节剂之一。  相似文献   
68.
软泥底质池塘中两种养殖仿刺参方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在4个软泥底质的池塘中分别放入塑编网造礁和毛石造礁,对仿刺参进行了两种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11月初放苗,参苗平均规格为400~600头/kg,每种养殖方式中放苗1200 kg(60万头)。经过两年养殖,于2008年11月收获,放入塑编网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4~5头/kg的仿刺参19200 kg(25.6万头),成活率达42.7%,总重量增加了15倍;放入毛石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7~8头/kg的仿刺参9000 kg(6 300头),成活率达10.5%,总重量增加了6.5倍。  相似文献   
69.
综述了单胞藻各种浓缩方法——自然沉降法、化学浓缩方法和离心浓缩方法的研究概况,详细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超滤技术作为浓缩、分离过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超滤作为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单胞藻浓缩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目的】揭示我国特有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种源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为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11省14县(市、区)的1年生香椿种源苗木5个瞬时光合生理指标进行Li-6400测定和分析。【结果】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5个指标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Gs变异系数最大,Ci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27.52%、4.24%。各指标的重复力以Pn最高,WUE最低,分别为96.08%、78.52%。Pn与Gs、Tr、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Gs与Ci、Tr、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i与Tr呈显著正相关(P0.05),Tr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广西兴安、广西那坡、四川蓬安种源的Pn较大,广西兴安、广东乐昌种源的WUE较大。【结论】对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2个主成分,可以把14个香椿种源分为3类:光合参数中蒸腾速率最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光合作用较强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