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择富春江流域迹地更新的7年生水土保持试验林分,通过1 a的定位监测,研究了阔叶幼林恢复重建的水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人工阔叶幼林土壤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分别提高了21.45%、22.50%和31.14%,土壤容重明显降低,阔叶幼林对土壤入渗能力有明显改善.(2)阔叶幼林的水文生态效应比较明显.监测期间,地表径流总量为1.87 mm,平均径流系数0.16%,略高于天然次生林同期地表径流总量1.47mm和平均地表径流系数0.10%.在中小降雨强度下,阔叶幼林平均地表径流系数和天然次生林较接近;但在暴雨和大暴雨条件下,阔叶幼林的平均地表径流系数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观测期内阔叶幼林泥沙总量为173.74 kg/hm2,是天然次生林泥沙总量(31.99 kg/hm2)的5.43倍.  相似文献   
32.
【目的】在人工气候室控制试验条件下,分析不同树种配置的空气负离子(NAI)效应以及叶片养分元素和NAI效应的关系,旨在探究森林的NAI作用机理,为未来康养森林的树种配置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18年6—9月在浙江钱江源森林生态站杭州虎山实验基地人工气候室内控制相同环境的条件下,对6种亚热带典型树种及其配置的NAI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同时,测定叶元素含量。采用单因素和LSD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α=0.05),利用Person分析法对NAI浓度与叶养分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树叶中锰离子和钾离子含量与NAI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阔叶树叶中铁离子含量与NAI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针叶树叶中氮和铜离子含量与NAI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树木组成会导致NAI浓度差异显著,存在树种混合的交互作用。在混合树种为2种和4种时交互作用表现为正效应,且NAI的交互效应随叶面积和单种平均NAI浓度增加而增大。在混合树种为5种和6种时交互作用表现为负效应。在混合树种为2~6种时,交互效应与各树种混合处理的叶量呈紧密的非线性递增关系,回...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对5个观赏雷竹变型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不同雷竹变型的低温耐受生理学特性,为观赏雷竹引种和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将5个雷竹变型叶片于7个温度(0、-5、-10、-15、-20、-25、-30℃)下处理24 h,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相似文献   
34.
GIS支持下的会稽山区香榧种群生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最好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以RS、GIS 技术为工具,利用研究区高分辨率IKONOS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土壤图和实地调查等资料,探索会稽山区香榧种群生境特征.结果表明,香榧分布对地形因子的选择性强,96.2%的香榧分布在300~600 m高度带上,93.6%分布区坡度界于10°~30°,香榧对光照需求较高,74.4%分布于阳坡和半阳坡.香榧分布区母岩类型主要为酸性凝灰岩,香榧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75.2%的分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61.6%的分布区土层厚度大于70 cm,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为山地黄泥土和黄泥土.通过香榧核心区和对照区气候资料的对比分析,阐明香榧核心区的气候特征与分配模式,证实香榧核心区的小气候与香榧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气候需求的高度匹配.研究结果为香榧的引种、扩种和区划提供理论依据,对其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庙山坞自然保护区毛竹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浙江庙山坞自然保护区毛竹林细根生物量、生产量和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庙山坞毛竹林细根生物量全年平均为8308 kg/hm2,细根生物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单峰型,7月生物量最高,1月最低,相差22.81%。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在各季节基本一致,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生物量减少,0~20cm土层中竹林细根生物量占全深度的50%以上。庙山坞毛竹林细根年生产量为4820.67 kg/hm2,根长生长量为7.520 1×107m/hm2,竹林细根生产动态表现为,3~5月缓慢增加,5~7月急剧增加,此后增长速度减缓,1~3月处于停滞状态。毛竹林细根的径级分布因统计指标的不同有很大差异,直径小于0.5 mm的细根长度占了细根总长度的85.29%,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54.85%,其体积占总体积的25.85%,竹林细根以直径小于0.5mm细根为主,占细根长度的绝大部分。毛竹林细根周转率为0.68次/a,即细根全部周转1次需要1.47 a的时间。  相似文献   
36.
利用Minirhizotron技术监测火炬松新根生长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inirhizotron技术 ,研究了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 19年生的火炬松新根生长动态。结果表明 ,火炬松新根的根量密度随时间呈增长趋势 ,在生长季末的 1、2月份达到最大。经过林地土壤干旱处理 (通过建立穿透雨隔离系统 ,阻止雨水到达地面 )的树木的根量密度自 9.3cm处 ,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 ,未经干旱处理的树木在离土表 80  10 0cm深处仍有较高的根量密度 ,达 3.4 8 5 .12条·m- 1,是经干旱处理树木对应土壤层次中根量密度的 10多倍。火炬松从 3月份开始发生新根 ,随后迅速增加 ,至 6月份发生最多 ,然后缓慢减少 ,5  7月的新根发生数占总量的 4 1.8% ,大部分新根发生在离土表 30cm以内的土壤中。 11个月的干旱处理显著地降低火炬松的根量密度 (1 1条·m- 1,未经干旱处理的为 3 2 7条·m- 1)和新根发生数 (5 7条·株- 1,未经干旱处理的为 15 6条·株 - 1) ,干旱处理还可导致新根推迟 1 0  1.5个月发生。 5a前在土表撒施化肥似乎对新根的发生和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7.
对浙江钱江源生态站大气降水和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的径流水质指标进行逐月取样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集水区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年平均值达到8.10 mg·L-1,是大气降水的1.12倍;总氮含量年平均值达7.68 mg·L-1,是大气降水的4.49倍.大气降水的生化需氧量年平均值达2.10 mg·L-1,是天然次生...  相似文献   
38.
沐川县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地碳截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四川省沐川县几种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植被覆盖类型下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人工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植被的碳储量最大.植被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人工水杉林、天然次生林、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c林、农耕地、茶Camellia sinensis园;天然次生林凋落物的碳储量比其他的几种类型要高,分解后更利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的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依次为次生林、慈竹林、水杉林、茶园和农耕地.人工水杉林和慈竹林土壤也能有效地截留大气中的CO2,而农业用地最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5种植被类型下,总的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次生林、慈竹林、水杉林、茶园和农耕地.加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的保护,同时不断扩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的截留是缓解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一种重要措施.表5参16  相似文献   
39.
闽南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现存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及现存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模型m=a·(D2H)b对麻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进行估计较为可靠,而对枝、叶生物量的估计需引进枝下高因子h及模型m=a·Db·(H-h)C或m=a·Db·[(H-h)/h]C.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现存生物量为39.518t·hm-2,按年龄分配为:3年生生物量最高,占59.17%,其次为2年生、4年生、5年生;按器官分配为:秆生物量最高,占62.81%,其次为枝、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增加而递减,枝、叶生物量自6~8m区分段分别向秆基及秆梢递减。  相似文献   
40.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檐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层具有最高的丰富度;(3)封育时间长、人为干扰轻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以及数量指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