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年来,标准化工作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国家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笔者现就加快本省畜牧业标准化工作,从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的意义、畜牧业标准化存在问题及如何实施畜牧业标准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2.
运用对流免疫电泳(CI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梭形住肉孢子虫和巨型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壁、包囊液、缓殖子及全色囊抗原的免疫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缓殖子抗原对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最强.  相似文献   
63.
采集衡阳某猪场119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gBELISA抗体检测。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检测猪群除公猪外都有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是伪狂犬病阳性场,总阳性率为47%。公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公猪暂时还没有感染伪狂犬病野毒,属于阴性猪;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率达50%~60%;30~40日龄及60日龄阶段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和55%,加上可疑的数量达到40%~65%,这阶段野毒抗体阳性估计主要受母源gE抗体的影响,且与母猪阳性背景基本一致,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仔猪阳性抗体来自病毒感染;90~120日龄阶段gE阳性率不降反升,达到100%,说明90~120日龄阶段猪群是在保育转至肥育舍后被伪狂犬病野毒再次感染,gE抗体S/N值显著下降,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98%,公猪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100%,且公猪的gE抗体阴性,说明公猪gB抗体来源于疫苗免疫;母猪群伪狂犬病gB抗体水平高且整齐,可能是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综合作用的结果;30~4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整齐,这是由于母猪群gB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整齐,其仔猪母源抗体相应较好;6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不整齐,这与母源抗体消退有关;90~12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后期野毒感染所致,因为其gE抗体不降反升。综合该猪场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在种猪群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比较稳定,但种猪带毒且散毒,肥育猪的感染压力加大,造成病毒不断循环,肥育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控制成了稳定伪狂犬病阳性场的关键。目前,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应定时监测gE和gB抗体,根据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免疫程序,以便稳定生产和预防伪狂犬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64.
何芳  周望平  邱美珍  杨俊 《养猪》2015,(3):108-109
从湖南某猪场病猪组织中分离出6株细菌,通过培养形态、菌落特征、细菌染色特性、镜检、16S rRNA基因扩增及序列BLAST分析等系统鉴定,确定为猪链球菌,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收录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细菌对头孢喹肟、先锋霉素、青霉素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母猪弓形虫自然感染的情况,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4个规模化猪场共184份母猪血清进行了猪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猪群总感染率为58.7%,后备母猪感染率为55.6%;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流产母猪感染率分别为53.3%、72.7%、60.0%、90.0%;母猪怀孕前期、中期、后期的感染率分别为56.9%、57.8%、36.0%;从胎次感染情况分析,1~6胎次、高胎次(6胎以上)母猪感染率分别为74.2%、62.2%、58.1%、50.0%、50.0%、57.1%、65.0%。说明弓形虫在母猪各阶段包括后备母猪的感染很普遍,母猪孕期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感染,其中整个怀孕期感染率最高的是怀孕中期。流产母猪感染率最高,达90.0%,提示弓形虫感染是母猪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从胎次感染的情况看,1~2胎次和高胎次母猪感染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6.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感染牛、猪、羊为主的70多种偶蹄动物。猪是口蹄疫易感动物,且感染后表现较严重,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感染率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猪口蹄疫临床特征和几种主要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朋友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2009-2022年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14年间湖南DHI参测规模不断扩大,参测牛群生产性能稳步提升,日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尿素氮等生产性能指标明显改善。与2009年相比,2022年奶牛日产奶量提高了95.42%,乳脂率提高了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提高了0.14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较2015年增加了0.23个百分点,奶牛群体改良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8.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秋末至早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不同年龄的仔猪都可发生,20天内的仔猪极容易感染,数日内可蔓延全群,并且死亡率很高,可达100%,表现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2011年2月,湖南某猪场发生本病,现将本病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1年2月初,湖南某猪场发生一种以猪体温升高、下痢、呕吐、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仔猪发病率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哒螨灵注射剂和口服剂应用白家兔进行了药物动力学试验,分别测定出哒螨灵注射剂和口服剂在白家兔体内吸收速率常数(Ka),消除速率常数(K),药物吸收一半时间(T1/2Ka),生物半衰期(T1/2),药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生物利用度(F),药峰浓度(Cpk),表观容积(V)分别为0.2217h-1,,0.07461h-1,3.12h,9.30h,0.96,300.05μg·h/mL,58.55μg/mL,7.4058h和0.2863h-1,0.06786h-1,2.42h,10.21h,1.00,300.35μg@h/mL,71.74μg/mL,6.591h.  相似文献   
70.
通过免疫筛选法,从构建的犬吉布森巴贝虫cDNA基因表达文库中筛选到1个cDNA克隆,此cDNA核苷酸全长2108bp,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62ku。经过分析,此蛋白(BgAMA-1)与其他巴贝虫属的顶膜抗原-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为了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以此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BgAMA-1的全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GEX-4T-3载体上,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BgAMA-1。通过Western—blotting对表达并纯化的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pGEX-4T-3/BgAMA-1能在大肠杆菌DH5口中表达,所获的重组抗原BgAMA-1在Western—blotting上仅与吉布森巴贝虫感染犬血清发生反应,证实其具有种特异性,在诊断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