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响水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小麦最佳施肥量,结合本县实际,推荐本县油泥土地区小麦施肥量为氮(N)330-380kg/hm2、磷(P2O5)60-80kg/hm2、钾(K2O)50-75 kg/hm2;沙土地区施肥量为氮(N)240-270kg/hm2、磷(P2O5)40-50kg/hm2、钾(K2O)40-60 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油泥土为48.9%,沙土为38.18%.  相似文献   
12.
高标准粮田属高标准农田范畴。响水县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县,该县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耕地质量不高。立足现有耕地资源,加强高标准粮田建设,对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几年的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的实践,提出高标准粮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自己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响水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油泥土及沙土地区的水稻最佳施肥量,结合当地实际推荐响水县这两种主要土壤类型上水稻的施肥量为氮(N)320-380kg/hm2、磷(P2O5)60-75kg/hm2、钾(K2O)55-75 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25.99%-33.74%.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进行了两年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肥(N)利用率提高4.83%~5.92%,磷肥(P2O5)利用率提高1.25%~3.54%,钾肥(K2O)利用率提高7.41%~13.93%。试验结果可以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番茄上冲施腐植酸水溶肥料有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相对于常规施肥+等量清水的处理,腐植酸水溶肥料的处理增产6 343.5 kg/hm2,增产比例达到了10.7%,统计学上达到了显著水平。冲施腐植酸水溶肥料可增加收益,扣除冲施肥成本和劳力成本,共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6.9。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油泥土地区水稻最佳施肥量,结合该地实际,推荐响水县油泥土地区水稻施肥量分别为氮(N)310~350kg/hm2、磷(P2O5)60~75kg/hm2、钾(K2O)50~65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33.74%。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为肥料登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喷施2个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淮麦33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喷施2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增加小麦每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增加小麦产量,较常规对照(CK_0)分别增产28.89、22.23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8.12%、6.25%,且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1较清水对照(CK_1)增产22.22 kg/667 m~2,增6.13%,达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2较清水对照(CK_2)增产20.0 kg/667 m~2,增5.5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周才良 《农业工程》2016,6(6):147-150
为掌握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配方应用效果,以二合土为营养土对照,比较研究了3个品牌基质及其与干细土、壮秧剂混拌的不同配方基质育秧应用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育秧与营养土对照相比,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产量结构合理,增产效果极显著。尤其是育苗基质3+二合土+壮秧剂配方增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