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62篇 |
免费 | 615篇 |
国内免费 | 52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73篇 |
农学 | 1014篇 |
基础科学 | 1123篇 |
1059篇 | |
综合类 | 7228篇 |
农作物 | 983篇 |
水产渔业 | 804篇 |
畜牧兽医 | 4088篇 |
园艺 | 1385篇 |
植物保护 | 4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5篇 |
2023年 | 394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482篇 |
2020年 | 470篇 |
2019年 | 520篇 |
2018年 | 541篇 |
2017年 | 339篇 |
2016年 | 405篇 |
2015年 | 369篇 |
2014年 | 917篇 |
2013年 | 677篇 |
2012年 | 900篇 |
2011年 | 762篇 |
2010年 | 750篇 |
2009年 | 864篇 |
2008年 | 802篇 |
2007年 | 785篇 |
2006年 | 765篇 |
2005年 | 705篇 |
2004年 | 626篇 |
2003年 | 597篇 |
2002年 | 507篇 |
2001年 | 457篇 |
2000年 | 437篇 |
1999年 | 517篇 |
1998年 | 499篇 |
1997年 | 511篇 |
1996年 | 451篇 |
1995年 | 396篇 |
1994年 | 429篇 |
1993年 | 411篇 |
1992年 | 345篇 |
1991年 | 364篇 |
1990年 | 299篇 |
1989年 | 218篇 |
1988年 | 105篇 |
1987年 | 101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73篇 |
1984年 | 68篇 |
1983年 | 57篇 |
1982年 | 62篇 |
1981年 | 48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9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9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母牛输精部位的正确与否是提高受胎率的关健。直肠把握子宫输精法的受胎率明显高于开腔子宫颈输精法。至于子宫角内不同部位输精的受胎效果报道不一,本试验就其母牛子宫深部和浅部输精所取得的不同受胎及繁殖效果进行初步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探索了不同pH值对氧化后羽毛粉水解液中提取磺基丙酸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电点沉淀分离水解液中的磺基丙酸是可行的,当水解液pH值调到4.6~4.7时,其得率及纯度高。经过二次结晶制得了纯度为65.05%的磺基丙酸制剂 相似文献
53.
54.
牛磺酸对肉仔鸡卵黄囊转移吸收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ROSS父母代肉仔鸡为对象,研究了日粮中添加0.1%牛磺酸对卵黄囊内微量元素转移吸收及生产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显著提高肉仔鸡6日龄体重,降低0-45日龄的料重比。66%的卵黄囊营养物质吸收集中在24-72h.添加0.1%牛磺酸可使此阶段黄囊营养物质吸收率提主77.94%,使144时龄卵黄囊营养物质的累积利用率提高16.01%。 相似文献
55.
猪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所引起的回肠、盲肠、结肠增生、肥厚并可能伴随肠黏膜出血的非常重要的肠道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型、亚临床型与急性型。 相似文献
56.
从川东地区绵羊引种试验看北羊南移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能否在巩固提高我国北方绵羊养殖区的同时,在我国南方建立新的绵羊生产基地,实行北羊南移?四川省在川东地区红池坝等10个试验点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品种类型的引种试验。试验的结果表明,北南地域差异给北羊南移带来的矛盾,集中反映在三个不相适应:南方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与绵羊的生理特性不相适应;南方草山草坡的放牧环境和牧草质量与绵羊放牧对草场的要求不相适应;南方农区家庭副业的养殖方式与绵羊饲养所需要的精细管理不相适应。这三个不相适应的矛盾,总的来看是能够解决的,但不同的地带,呈现出显著的差别.下面,我们用几个试验点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 (一)巫溪县红池坝的试验情况 红池坝地处大巴山东段南侧,东经108°53′~109°11′,北纬31°30′-31°40′,海拔1780~2530米. 相似文献
57.
无量山环境资源及其丰富,有天然森林、人工茶厂、果园,水源、野草、虫类丰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污染,是发展林地规模放养土鸡的良好环境。无量山绿耳土鸡以肉鲜、香、甜、美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以绿耳、乌肉、乌骨为特点,属于无量山特有的土鸡品种。 相似文献
58.
59.
60.
养蚕期结束后,往往都是夏收或者秋忙季节,广大蚕农往往忽视蚕期后的"回山消毒"工作,即使做了也是马马虎虎,不能有效降低病毒,易造成大环境污染。事实上,"回山消毒"是下期蚕前消毒的基础,所以必须做到超前准备、工作到位、不能仓促。经过一季蚕的连续饲养,上蔟采茧后,蚕室中病原物及病死蚕体的病原数量最多、病原的毒力最强,所以要及时杀菌消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