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7篇
林业   51篇
农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中亚热带石灰岩荒山上进行32年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营造不同树种均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其中南酸枣林下土壤全氮、全磷、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84.62%、55.56%、79.20%和109.76%,而梧桐土壤有效磷及有机质增幅最大,分别为292.73%和75.40%;造林明显改善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状况,种植南酸枣、梧桐和无患子后土壤总有机碳、水溶性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刺槐与柏木林下土壤,虽总有机碳与对照无显著差别,但2种活性碳则显著高于对照土壤(P〈0.05)。长期营造林木使土壤pH值降低(从8.01降致平均7.3)。比较不同树种发现,南酸枣是改善石灰岩荒山土壤质量最好的树种之一,其次是梧桐和无患子,柏木和刺槐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2.
喜树种源苗期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8个喜树地理种源的540株1年生苗木作试验材料,分析了苗期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器官生物量(烘干)所占比例为:干29.54%,枝9.20%,叶30.75%,根22.74%,皮7.77%,其中以叶片所占比例最大;参试的18个种源中,以4号福建、8号和9号江西、11号和12号湖南种源生物量较大,其中以8号江西南昌种源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为最大。建立了用苗高(H)和地径(D)估  相似文献   
43.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根据100块标准地材料,利用100株平均木解析木,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林木各部分生物量,总生物量与材积(V去皮、V带皮)的回归关系,选出了D、H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及材积与生物量的最佳估测模型,初步研究了生物量与林龄、地位指数和密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4.
林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和预警信息系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和动态监测的先进手段,同时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信息。该系统从综合集成化的观点出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以指标的动态管理为核心,围绕综合评价和预警的过程,融合了多种评价预警方法模型,能够综合处理复杂多变系统的评价预警问题。  相似文献   
45.
种植绿肥对板栗林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为了研究不同绿肥播种对板栗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布置了对照,黑麦草,白三叶,大绿豆,黑麦草、白三叶和大绿豆3种混播等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个绿肥播种处理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P0.05);播种绿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含量(P0.05);播种绿肥在当年对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对4个播种绿肥处理进行比较发现,种大绿豆对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6.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综述了酸雨对植物的危害机理、酸雨对森林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减轻酸雨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养分平衡是养分管理的必要环节,对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硫(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 与N或Ca、 K、Zn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的,而S 与Mg、Mo、Cu、、Se、Fe、Sb、Cd、B、Br之间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拮抗的.然而,S 与 P或Se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养分吸收和利用是协同还是拮抗取决于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养分的浓度.N、S配施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由于S素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的这种拮抗作用,因此施用S肥可以减轻污染土壤重金属对蔬菜的毒害作用或加剧缺S土壤上蔬菜B和Mo的缺乏.  相似文献   
48.
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概念框架的粗略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给出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对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系统的概念、类型、结构和功能作了初步探讨,同时讨论了概念界定的几个原则问题,即概念的稳定与发展、概念的理论概括与实践操作及概念的复杂性与明确性。图2参1  相似文献   
49.
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的警度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警限确定和警度划分的方法提出了系统化方法,控制图方法,综合评判法,突变论方法和专家确定法等。为区域森林资源预警的警度划分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50.
采用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苗为材料建立喜树叶用园,设置造林密度为1.0 m×1.0 m (处理A为1.00万株·hm-2),0.5 m×1.0 m (处理B为2.00万株·hm-2),0.5 m×0.5 m (处理C为4.00万株·hm-2),0.3 m×0.5 m (处理D为6.67万株·hm-2),0.3 m×0.3 m (处理E为11.11万株·hm-2)5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对喜树个体高、径生长,叶面积,叶片数和叶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对苗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明显规律,差异不显著(P>0.05)。②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叶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密度对叶用园单位面积叶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密度为1.00~4.00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随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叶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以密度为4.00万株·hm-2条件下的单位面积叶产量为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