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龙船花属植物花色艳丽株型大方、适应性广,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热带植物.为了探寻龙船花属植物压条繁殖,以橙红龙船花(Ixoracoccinea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和不同浓度生长激素(Naphthaleneaceticacid,NAA)对其压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珍珠岩、水苔和锯木屑4种基质中,水苔的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53.33%,平均生根数为3.03根,平均根长为3.54cm.另外,分别用50、100、150、200mg/L4种不同浓度NAA处理压条发现,浓度为150mg/L处理的压条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为86.67%,平均生根数为4.2根,平均根长为3.13cm.  相似文献   
42.
东莞市优质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准则层所定的各项指标,对东莞市东莞大道56种行道树种外部形态进行调查和感观鉴定,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建模、排序,从而筛选出东莞大道优质行道树种。结果表明,排位前10名的主要树种有细叶榕、黄槿、秋枫、木荷、海南蒲桃、树菠萝、蝴蝶果、南洋楹、塞楝、台湾相思。  相似文献   
43.
泰国舞花姜(Globba winittiC.H.Wright),姜科舞花姜属,热带多年生或宿根性根茎类花卉。其花序造型十分奇特,苞片颜色艳丽,花期较长,抗病能力强,容易栽培,适合作切花、盆栽、花坛和庭园栽培。介绍了泰国舞花姜的生长习性和相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4.
苏萼怀  周俊辉  陆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02-16104
[目的]为广东省选择和应用优良水生植物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深圳3个城市的植物园或公园的草本水生植物的外部形态进行调查和感观鉴定,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分析、建模、排序。[结果]有花草本挺水型水生植物分值在5.9000分以上的是: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田葱(PhilydrumlanuginosumRanks)、白花千屈菜(L.salicariaCV.whiteflower)、水葱(ScirpusvalidusVahl)、灯心草(JuwweffususL.)、小香蒲(TyphaminimaFunk)、睡莱(MenyantehestrifoliaL.)、东方泽泻『Alismaorientale(Sam.)Juzep.]、双色美人蕉(Cannawarscewieziiev.PurpleStripe)、泽泻[Alilsmaorientale(Samuel.)Jez.]。有花非挺水型水生植物的分值在5.9000分以上是:莼菜(BraseniaschreberiJ.F.Gmel)、莲(NelumbonuciferaGaertn)、墨西哥睡莲『NymphaeamexicanaZuccarini]、萍逢草[Nupharvumilum(Timm.)DC.][结论]在水景设计中可以优先选择分值较高的草本水生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45.
勒杜鹃无菌系的建立与试管开花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勒杜鹃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外植体的接种方式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无菌系建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诱导勒杜鹃无根苗试管开花的外源激素浓度组合、蔗糖与琼脂浓度的组合,以及光照、温度等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将茎段纵切,除去1/3组织水平接于MS+6-BA 0.05 mg/L培养基中,增殖系数最高,达到4.06;自然光照下,pH值=5.6,蔗糖浓度为3.0%,琼脂浓度为0.6%,无根苗在MS+6-BA 0.05 mg/L培养基中诱导试管开花时,开花诱导率最高,达到45.83%.
Abstract:
Sterilized sections of adventitious shoots induced from the axillary buds of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were used as explants,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inoculation modes and hormone combina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ermfree system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in vitro flower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highest multiplication rate (4.06) was achieved when the explants were vertically sectioned and inoculated on MS+6-BA 0.05 mg/L. The highest in vitro flowering induction (45.83%) was obtained when rootless plantlets were cultured on MS + 6-BA 0. 05 mg/L,under natural lighting and temperature with a pH of about 5.6, a sucrose concentration of 3.0% and an agar concentration of 0.6 %.  相似文献   
46.
鸡冠花离体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及其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鸡冠花在离体培养中玻璃化现象及其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鸡冠花玻璃苗的百分率随着蔗糖及琼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6-BA会提高玻璃苗率,KT对玻璃化现象无影响;适当降低温度,提高光照度和采用棉花塞封口能有效降低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本文简要描述了柑桔类植物和其近缘植物;回顾了以往有关起源的论述.根据大陆漂移理论,分析各有关大陆的古生态气候和地史变迁.推测柑桔类植物祖先可能起源于四川、康滇和江南古陆以及印度支那半岛一带地域,然后传播至印度、非洲和澳洲.从柑桔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生态状况等分析,认为金柑属、枳属和柑桔属起源于中国,而澳砂檬属、多蕊桔属和澳指蒙属则起源于澳州.  相似文献   
48.
试验以15 a生本地早(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材料,研究了5种调控措施对柑桔树叶片和芽的3种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作测定对象时只有GA1/3的趋势明显,在iPAs和ABA上反映的信息是凌乱的,而芽子则能很好地反映出3种激素的水平和动态.在抑花措施中,GA3处理显著地提高了GA1/3含量,显著地降低了iPAs特别是ABA的含量;6-BA处理提高了iPAs含量,降低了ABA的含量;促花措施中,环割和PP333处理均降低了GA1/3含量,提高了iPAs和ABA的含量,PDJ-B处理在程度上不及前2者.  相似文献   
49.
菜用玉米「三高」制种技术四川省宜宾市种子公司(644000)万仲武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644000)周俊辉我市的菜用玉米主要选用早熟黄粒杂交玉米“黄七单交”和早熟白粒杂交玉米“渝糯1号”等。针对我市菜用玉米制种面积小、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近年来,我们探...  相似文献   
50.
柑桔类植物的分类尚未统一,目前颇有影响的两大系统是施文格系统(含16个种)和田中系统(含162个种);以后,有不少学者如曾勉(1960),蒋聪强(1982)、Singh(1969)等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修改意见,种的数量介于两大系统之间。 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柑桔类的化学分类及数量分类,如香精油、黄酮类化合物、蜡烷、同功酶谱带、蛋白质显带、叶绿体DNA显带以及数量分类研究,提出了真正柑桔亚属的三个基本种即枸橼(C.medica L.)、柚(C.grandis Osbeck)和宽皮柑桔(C.reticulata Blanco)。现代柑桔分类已走向形态资料、地理资料、生化组成及遗传信息和生理功能的综合研究,借助数量分类这一工具使分类所反映的种系关系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