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96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128篇
  42篇
综合类   822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534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进入休眠期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低温处理法,研究11个无花果引进品种和1个当地品种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隶属综合评价法排序12个无花果品种的抗寒能力强弱顺序。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12个无花果品种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表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现有所不同的变化趋势。处理低温从-10℃降到-15℃时,12个无花果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剧烈上升,其中‘中国紫果’的上升幅度最大(比其对照高56.28%),‘日本紫果’最少;处理温度为-15℃时,12个无花果品种的丙二醛含量均达到最高点,与对照相比,‘波姬红’的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最大,高17.70倍,‘丰产黄’的上升幅度最低,高5.87倍。12个无花果品种5个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度为0.241~0.786,其中‘金傲芬’相对电导率的隶属度最高,‘丰产黄’丙二醛含量的隶属度最高,‘布兰瑞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隶属度均最高。综合评价值得知,11个引进无花果品种中‘布兰瑞克’、‘丰产黄’、‘日本紫果’、‘美丽亚’、‘B110’和‘金傲芬’6个品种抗寒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均高于新疆当地品种‘新疆早黄’,其半致死低温分别为-12.62℃、-11.94℃、-11.69℃、-11.62℃、-11.48℃和-11.48℃,在新疆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2.
利用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关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和面积作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近62年来,研究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1949—1985年间增长缓慢,1986—2011年增长迅速。(2) 就棉花总产波动来看, 单产的作用占42.04%,面积作用占50.96%,在1949—1985年间单产增加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在1986—2011年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3) 1985年前棉花种植面积较稳定,波动不大,主要靠挤占粮食作物面积来扩大,1986年之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迅速,主要途径为开荒造地。(4) 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生产成本的上升、产量的徘徊、生产环境的恶化和品种等直接影响着研究区棉花生产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  相似文献   
73.
我国早熟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熟陆地棉种质遗传多样性,为北疆早熟陆地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43个早熟陆地棉品种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利用PowerMarker V3.25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长江流域环境下,新疆棉区与我国其他棉区育成的品种,在早熟性相关表型性状上差异不显著;西北内陆环境下,二者之间则差异显著.另外,174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引物用于分析43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486个等位变异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为2~7个.等位基因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044~0.750 0.分子检测表明:新疆棉区育成的品种遗传基础较狭窄.利用PowerMarker V3.25软件计算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43个参试品种以遗传背景、育成单位、地理来源等聚为8类.[结论]与其他棉区品种相比,新疆早熟棉区育成的品种,其早熟性相关性状遗传基础狭窄,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受环境影响较大.聚类图反映了不同系统品种之间的交叉以及早期和近代早熟陆地棉不同系统之间的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适于绵羊瘤胃液和肉鸡粪中痕量吲哚、粪臭素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饲用抗生素、葡萄糖酸和乳果糖,收集13~15、20~22、33~35和40 ~41日龄肉鸡的粪;采集绵羊饲喂前(记为0h),饲喂后1.5、3、6和9h的瘤胃内容物.[结果]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mL/min,柱温30℃,激发波长270nm,发射波长350nm,梯度洗脱;方法具有分离时间短(10 min以内),样品处理简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吲哚142.8 ng/mL,绝对量2.142 ng/15 μL;粪臭素1 ng/mL,绝对量0.015ng/15 μL)的特点.葡萄糖酸组、乳果糖组肉鸡粪中吲哚含量在肉鸡34~36日龄时达到高峰值,抗生素组肉鸡粪中吲哚含量随日龄呈现上升趋势;从粪臭素含量来看,40 ~41日龄时肉鸡粪中含量有所增加,其中,饲用抗生素组、乳果糖组增加最明显,葡萄糖酸组增加最少.绵羊瘤胃液中吲哚含量在饲喂后1.5h达到最高值,饲喂800 g精料日粮时含量极显著高于饲喂400 g精料日粮,其余各时间点两种日粮之间差异不显著;而瘤胃液中粪臭素含量在饲喂后3h达到最高值,且饲喂800 g精料日粮时含量都有高于饲喂400 g精料日粮时.[结论]肉鸡粪中的吲哚、粪臭素含量不仅与日粮有关,还与肉鸡的日龄有关.饲喂两种水平的精料补充料时绵羊瘤胃液中吲哚、粪臭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高精料饲喂后1.5 ~9 h内,瘤胃液中的粪臭素含量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土壤捕食性螨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为开发利用及保护乌鲁木齐地区农林害虫捕食性天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塔氏( Tullgren)分离法和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对该区不同生境土壤捕食性螨类资源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不同生境土壤农林害虫捕食性螨类3643只,分别隶属于2目21科38属.其中前气门目螨类有5科11属,中气门目螨类有16科27属,其中优势类群为美绥螨属Ameroseius、囊螨属Asca、真长须螨属Eustigmaeus和表刻螨属Epicrius 等四类,占总捕获量的61.57;.常见类群为背刻螨属Epicriopsis、毛绥螨属Lasioseius、吸螨属Bdella、肉食螨属Cheyletus、寄螨属Parasitus、真派盾螨属Euparholaspulus、尾足螨属Uropoda、维螨属Veigaia、厉螨属Hypoaspis、土厉螨Ololaelaps等10类,占总捕获量的30.47;,其余14类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7.96;.在不同生境土壤捕食性螨类个体数和类群数之间差异均为显著(P<0.05),其中自然榆林最高,菜地最低,个体数顺序为自然榆林>植物园>菜地>防护林>居民点>草地.群落类群数及个体数的垂直分布均具有表聚性,不同生境及不同土层间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个体数和类群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顺序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群落相似性系数在不同生境样地之间基本上属于中等不相似(0.25≤q<0.50).群落多样性指标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Shannon - Wiener多样性指数(H)顺序为自然榆林>植物园>草地>菜地>居民点>防护林.Margalef丰富度指数(M)顺序为自然榆林>草地>植物园>防护林>居民点>菜地.[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土壤捕食性螨类资源相当丰富,因此,为了加强农林害虫的生物控制、提高绿色农产品产量,亟待进一步加强此类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76.
新疆褐牛是新疆养牛业的主导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养牛新技术的推广,在新疆褐牛养殖过程中,新疆褐牛的推广力度和养殖水平也逐步提高,新疆褐牛架子牛、育肥牛、种公牛及生产母牛异地调运频繁;同时为提高养殖效益,新疆褐牛断奶犊牛月龄逐步提前到4月龄;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常常发生运输应激综合症和早期断奶应激症。本文通过探讨新疆褐牛运输综合症发生病因、症状和早期断奶犊牛应激表现,提出防控应对措施,以期为广大新疆褐牛养殖户在牛只调运和早期断奶技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水稻不同施肥方式对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科学的养分供求管理是水稻生产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通过不同施肥处理的定位试验,研究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8.
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秀水63(化感指数为0.24,竞争力弱)、PI312777(化感指数为0.61,竞争力强)、国稻1号(化感指数为0.55,竞争力强)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种对稗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PI312777和国稻1号对稗草萌发抑制作用显著,而秀水63对稗草萌发无抑制作用;秀水63与PI312777或国稻1号混合种植后,稗草的萌发均受到抑制。盆栽和田间试验均表明,在单种情况下,稗草的生物量在PI312777和国稻1号的试验小区均低于秀水63的试验小区。秀水63与PI312777、秀水63与国稻1号混合种植,稗草的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与抗草潜力高的水稻品种(PI312777和国稻1号)混合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秀水63对稗草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79.
陕西省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种质资源潜力,给小麦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1 225份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7个形态性状、3个农艺性状和2个抗病性状都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三个地区小麦12个性状的比较发现,在株高、千粒重、颖壳颜色3个性状上,陕北地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存在较大的变异;关中地区小麦品种在穗粒数、粒色、穗型和赤霉病抗性4个性状上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表现较大的变异;陕南地区小麦品种则在冬春性、成熟期、芒长、硬度和条锈病抗性5个性状上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变异较大,并且性状内的变异也相当丰富,这些都是陕西小麦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对土壤盐渍化进行快速、准确监测技术与方法。【方法】利用 353 个地面表观电导率数据,以及从 Worldview-2 影像获取对应采样点的波段反射率值,结合两波段组合植被指数和三波段组合植被指数,筛选最佳二维、三维波段组合方式,引入人工神经网络、K 近邻和支持向量回归来构建区域土壤盐渍化定量反演模型。【结果】(1) WV-2影像的红边和近红外波段与 ECa 呈现显著相关(P < 0.01)。(2) 二维植被指数(RVI((B5-B2))、NDVI((B6-B2))、DVI((B2-B6)))和三维植被指数(3DVI((B2-B6-B6))、3DVI((B3-B5-B6))、3DV(I(B5-B2-B1))、3DVI((B2-B1-B6))、3DVI((B2-B1-B6))、3DVI((B6-B1-B2))、3DVI((B5-B3-B7)))的波段组合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