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篇 |
农学 | 10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23篇 | |
综合类 | 85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27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72.
73.
为了对豫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和评价,以豫南茶树种质资源圃内41份无性系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33对引物中筛选出26对扩增较好的引物,26对引物共扩增出10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4条,最少为2条,最多为7条,检测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8664个,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0.462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6550,引物多态信息量最大值0.80,最小值0.23,平均值0.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5处,将41份材料分为4大类群,地理来源和遗传背景相近的大都聚在一起,供试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8~1.87,说明资源圃内品种间遗传基础较宽。 相似文献
74.
为充分挖掘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潜力,揭示P高效利用植物对低P逆境的响应机制,选育P高效利用基因型以应对森林土壤有效P匮乏。选择前期研究筛选出的P高效利用杉木M1、M4与P利用效率一般的M24为研究对象,解析不同P利用效率杉木在低P胁迫下的形态及养分分配差异。结果表明,P利用效率一般的M24地上部分生长受低P胁迫的影响大于M1与M4,且地下部的根系增生能力也弱于P高效利用杉木。应对低P胁迫,M1与M4的响应策略也存在差异,其中,M1地上部生长量大,M4地下根系增生能力强,以吸收更多培养介质中的P养分,且更多的物质分配到根系。结合根系解剖结构分析发现,低P胁迫条件下M1表现为高维根比和低皮层比,以加快养分在体内的循环。而M4表现为低维根比和高皮层比,其养分运输能力相对较弱,吸收功能较强。通过不同的策略行为,M1与M4体内的P养分分配表现出一致的规律,二者根系中的P含量均呈现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可见,P高效利用杉木比P利用效率一般的杉木对低P的耐受能力更强,且通过不同的策略适应低P胁迫,其中,M1主要通过加快P养分循环利用的途径增加植株地上部正常生长所需P养分,M4则主要通过根系增生,增加对介质中P养分的吸收,以供地上部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75.
76.
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的杉木插穗生根和发芽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扦插后前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沙质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处理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插穗的生根能力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至第4个月发芽能力呈下降趋势,且成活率降低;农田土基质中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77.
以福建永安安砂库区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径流小区,分别在坡度25°和32°的林地中,设计4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不间伐、20%、40%、60%间伐强度),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及间伐后补植枫香两种改造措施对库区生态公益林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40%及60%间伐强度林地的水土流失量大于不间伐处理,中高强度间伐后套种枫香的改造措施同样加大了库区生态公益林地的水土流失,但小于间伐措施的流失量,且水土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加大.而在适当的低强度间伐(20%间伐强度)条件下,实施两种改造措施之后的库区生态公益林的水土流失量与不间伐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选择在低坡度(25°)进行适当的低强度(20%间伐强度)间伐并套种枫香等阔叶树种,可达到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的林木和景观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研究生物防火林带的多树种多比例配置及人工抚育措施,以期促进林带由单一林分结构向多功能林分结构过渡,从而提升生物防火林带景观质量。[方法]以木荷生物防火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林下套种杨梅、火力楠、米老排形成多树种组成林分,并设置不同套种树种组成比例、不同修枝程度、不同施肥量等抚育措施进行林分改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可提升生物防火林带景观价值的最优处理模式。[结果]参试生物防火林带景观美景度的评价模型为:Y=-2.122+0.215X1-0.181X3+0.306X5+0.275X8+0.370X9,Y表示生物防火林带美景度评价值,X1、X3、X5、X8、X9分别表示绿视率、胸径变异系数、郁闭度、意境美和林内光线。抚育处理4(A2B1C2),即在以木荷为主要树种,杨梅、火力楠、米老排均占木荷数... 相似文献
79.
人口的剧增、土壤的退化和环境的恶化,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核心。由于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土壤信息和相关信息,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是近年来普遍的趋势。概述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SRIS)的概念、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制图、土地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精作农业"各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中国的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福建长汀位于中国南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分析当地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是评价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手段。以Landsat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提取福建省长汀红壤区2000-2014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值,并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和差值法分别对植被覆盖度、植被恢复等级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5 a长汀红壤区NDVI呈明显上升趋势,植被覆盖度呈明显增加趋势,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2132.90 km2,面积比例提高68.86%,植被变化以恢复和完全恢复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88.07%。经过多年的治理,长汀红壤区植被覆盖状况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仍有占长汀土地总面积0.42%的区域属植被严重退化区,主要分布于汀江两岸,建议在该流域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措施,合理生产开发利用,从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