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索绿僵菌侵染后竹林筛胸梳爪叩甲幼虫保护酶系统的应答反应,为筛选高致病力的绿僵菌菌株提供依据。【方法】生物测定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金龟子绿僵菌WTKH菌株及蝗虫绿僵菌菌株3种菌株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该幼虫的致病力,同时测定不同侵染时期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含量及活性变化情况。【结果】3株绿僵菌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均具有致死性,WP08菌株最优,WTKH菌株次之,蝗虫绿僵菌最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WP08菌株在108spore·g~(-1)干土浓度条件下的致病效果最好,16天时供试幼虫已经全部死亡,但与107spore·g~(-1)干土浓度条件下的致病效果无显著差异。幼虫的3种保护酶在抗绿僵菌侵染过程中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SOD活性变化无显著差异,CAT活性变化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POD活性波动虽与CAT相似,但其后期(5~7天)差异不显著。【结论】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致病性优于其他2种菌株,可作为林间应用的首选菌株。绿僵菌可对竹林金针虫体内的3种保护酶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本次取样时间内CAT的活性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82.
花生果针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花生果针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花生受精的胚珠位于果针顶端,包被于皮层细胞和居间分生组织中,胚珠以下一段呈“H”状居间分生组织为果针细胞快速分裂区域;果针含11~13个维管束并围绕在皮层细胞和中心细胞髓之间,其排列方式与典型的双子叶植物茎相同;在皮层细胞的邻近维管束的最内1~2层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淀粉粒,淀粉粒通常位于细胞的底部,可能与果针向地性相关.  相似文献   
8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铁路养护工程作为道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大型养路机械的合理利用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应用及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4.
17种樟属树种木材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相似文献   
85.
广州市园林局是在市政府领导下,负责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城市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关系到一个城市面貌,关系到数百万市民的切身利益。为了提高广州市的绿化水平,使之向绿化、彩化、香  相似文献   
86.
尿潴留是宫颈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属中医“癃闭”范畴,其发病责于膀胱气化失司,又与脾的转输、肾的开阖、肝的疏泄等功能密切相关,黎月恒教授采用补肾利水之法方药配合针灸,标本兼顾治疗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7.
日本龟蜡蚧的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系列农药新老品种的单剂及混合使用、施药方法,施药浓度和时间等方面对日本龟蜡蚧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龟蜡蚧若虫孵化率达80%到泌蜡固定初期用喷雾法防治效果好。选用(1)40%杀扑磷乳油与90%石油孔剂1.0:1.3混配3000倍液,(2)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与90%石油乳剂1.0:1.0混配的1500倍液,(3)40%杀扑磷孔油3000倍液,能基本控制该虫对悬铃木的危害,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也是值得生产应用中重视的药剂。  相似文献   
88.
浙南山区竹业参与式发展的观念创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应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和方法,对浙南山区丽水市竹业发展现念创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围绕竹业增效和竹农增收目标,丽水市竹业通过观念创新,树立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从指导到引导和从指挥到服务的观念,形成以广大林农、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观念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和制度建设,竹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逐步明晰,竹产业取得到长足进步。参5  相似文献   
89.
王婷  暨淑仪  吴鸿 《作物学报》2012,38(3):563-569
运用半薄切片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 观察不同开裂程度的两个油菜品种中双9号和中双11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开裂区”的结构特征、发生发育规律, 探讨两品种油菜果实不同开裂程度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 油菜果实在发育过程中, 逐渐分化出由胎座框木化细胞、离区细胞、果瓣边缘木化细胞、紧靠果实内果皮的木化层enb细胞共同组成的开裂区; 易开裂的中双9号果实发育进程总体上比不易开裂中双11的早, 前者在15DAF (开花后第15天)时就已经能分辨出离区, 且胎座框细胞、果瓣边缘细胞、enb层细胞的壁都已经木化加厚, 而后者在25DAF才表现出这些特征;中双9号的离区在25DAF完全形成, 而中双11的离区在30DAF完全形成;中双9号离区部分细胞间在30DAF开始出现分离, 而中双11离区部分细胞间在35DAF开始出现分离。另外, 中双9号开裂区胎座框木化细胞间出现较多的裂缝有利于果实的开裂。这些结构和发育特征对于深入研究果实开裂的分子调控和抗角果开裂品种的选育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利用金属片、纱网和其它材料涂以粘性物质制成的诱捕器,已广泛应用于小蠹虫的研究和诱捕。这些诱捕器虽然有效,但花时赞工,且难以保养。为了设计出可替代的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