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一、菠萝生产分布情况我国是菠萝十大主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广东菠萝主要分布在徐闻、雷州等地,广州周边也有零星分布;海南主要分布在琼海、万宁和澄迈等县市;广西在南宁周边、防城港及北海零星分布;福建在漳浦等地;云南主要在西双版纳和红河等地。广东和海南为我国菠萝主产区。  相似文献   
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0份菠萝种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菠萝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占总糖比例的40.85%~76.89%,葡萄糖次之,果糖最低。蔗糖在各种质间的变异相对稳定;果糖和葡萄糖变异较大,分别为22.50%和22.67%。根据单糖与双糖的比例,可将不同的菠萝种质分为蔗糖积累型和单糖积累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内各糖组分均与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性。因此,在评价菠萝果实中糖度风味要同时考虑果糖、葡萄糖和蔗糖  相似文献   
23.
2007/2008年冬春寒害中橡胶树新品系湛试327-13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冬春的长时间低温寒害后,笔者对广东及广西植胶区试种的湛试327-13和部分其它品系进行了寒害调查.结果表明:湛试327-13的抗寒性表现良好,开割树与93-114接近;比当前种植的其它橡胶品系抗寒性强,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植株的树龄与抗寒性显著相关;种植小环境对2 a以内的幼龄树有较大影响;建议采取合理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有利于抗寒栽培.  相似文献   
24.
植物寄生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胆碱酯酶通过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使得神经信号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正常的传递,从而有效调节正常的肌肉活动,在生物体神经传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寄生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具有由多种基因编码的不同分子型,在线虫化感、运动、取食、抗药性等多个方面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本文简要综述了植物寄生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分子型、基因结构、基因功能、组织表达及其在线虫抗药性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广东垦区2008年橡胶中幼龄树寒害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我国南方出现了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给广东垦区橡胶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广东垦区橡胶寒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橡胶中幼龄树寒害以爆皮流胶及干枯混合型为主,品系间存在耐寒性差异,树龄、砧木和环境也显著影响橡胶中幼龄树的受害程度,建议广东省垦区注重使用抗寒品系及抗寒砧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及品质形成特点,为菠萝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巴厘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内源激素、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Vc)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其单果重呈不典型的单S形曲线变化趋势;玉米素(ZT)含量最高,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吲哚乙酸(IAA)含量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动态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变化与ZT相似,幼果期ABA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断升高,进入果实膨大期后趋于稳定,成熟期缓慢上升;赤霉素(GA3)微量存在.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而幼果期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进入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后蔗糖含量急剧升高;有机酸积累以马来酸、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幼果期以苹果酸和马来酸积累为主,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柠檬酸含量急剧升高,成为成熟菠萝的主要有机酸;此外,在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到微量的富马酸和酒石酸.V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不断升高,进入成熟期后急剧下降.[结论]ZT和ABA是影响菠萝果实发育及成熟的重要内源激素,其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动态变化;蔗糖和柠檬酸是决定巴厘菠萝果实品质的主要可溶性糖和主要有机酸.  相似文献   
27.
对12个台农菠萝品种进行试种,比较各品种特性。结果表明:12个菠萝品种的株高变幅为47.60~92.40 cm;叶长变幅为54.40~97.00 cm,叶宽变幅为4.28~6.48 cm;大多数为无刺品种,各品种叶面颜色有所不同;圆锥形果和圆柱形果居多,各品种果皮颜色由黄绿色至金黄色,果肉颜色大多数为淡黄色。其中10个品种的单果重大于650 g,6个品种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15%,总酸含量最低的为台农19号,Vc含量最高的为台农4号,粗纤维含量高的品种有台农1号、2号和20号,菠萝蛋白酶含量高于500 U/g的品种有台农13、16-19号。从果实大小、果形外观、口感品质3方面综合评价,台农16-19号符合当前生产和消费需求,适于在中国菠萝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Josapine、MacGregor、MD-2等6个菠萝品种成熟果实挥发物种类的异同。结果表明:Josapine成熟果实挥发物以萜烯类为主,顺式β-罗勒烯含量最高,其次为己酸甲酯;Phuket 以酯类为主,异戊酸乙酯含量最高,其次为异戊酸甲酯;台农13以酯类为主,己酸乙酯含量最高,其次为异戊酸乙酯;MacGregor以酯类为主,含有极少萜烯,辛酸乙酯含量最高,其次为乙酸乙酯;台农21香气以酯类为主,含有极少萜烯,己酸甲酯含量最高,其次是乙酸乙酯;MD-2以酯类为主,己酸乙酯含量最高,其次为丁酸乙酯。聚类分析显示,MD-2、台农13与Phuket能较好地聚在一起,相似系数为0.77;引自马来西亚的Josapine与其他5个品种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9.
李运合  刘敏  刘建东  吴青松 《园艺学报》2020,47(12):2317-2330
杧果子叶切段不定根仅在靠近胚轴端的切面上形成,而在远离胚轴端的切面上则没有不定根形成,前期研究表明生长素极性运输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基因PGP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以‘粤西1号’杧果(Mangifera indica L.‘Yuexi 1’)子叶切段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得到了2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基因(MiPGP1和MiPGP2)的cDNA及基因组DNA全长。MiPGP1和MiPGP2的cDNA全长分别为4 650和4 107 bp,其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4 092和3 851 bp,分别编码1 363和1 289个氨基酸;其基因组DNA全长分别为6 430和5 747 bp,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长度分别为6 082和5 633 bp。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MiPGP1和MiPGP2属于多重抗药性/磷酸糖蛋白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iPGP1和MiPGP2在杧果子叶切段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在近胚轴端(生根端)和远离胚轴端(非生根端)都有表达,0 h时生根端和非生根端表达量都比较低,培养6 h后二者的表达量都显著上调直到第10天不定根形成,但非生根端表达量始终高于生根端;吲哚丁酸(IBA)预处理后,MiPGP2的表达量明显上调, MiPGP1变化不大;2,3,5–三碘苯甲酸(TIBA)预处理后,MiPGP1和MiPGP2的表达量变化不大,仅在个别时间点受到抑制。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过量表达MiPGP2显著促进拟南芥下胚轴不定根的形成。结果表明MiPGP2可能参与了杧果子叶切段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30.
抗寒高产橡胶树新品系湛试327-13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湛试327-13是从杂交组合93-114×PRl07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抗寒高产、综合性状优良的橡胶树新品系.经近30a的连续跟踪和比较试验,该品系平均耐寒性比对照GTl轻1.85级,初级系比区产量比对照GTl高97.7%;而生产性系比区干胶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系93-114,增产168%.湛试327-13适宜在华南沿海植胶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