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0 毫秒
51.
为了对新选育的叶菜型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加速新品种跨省区推广应用,根据2003年全国甘薯区试会议安排,4个叶菜型品种参加全国区试,以台农71为对照。福建省试点由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承担,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一、参试品种及育(供)种单位川菜薯17(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食20(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福薯7-6(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泉薯830(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台农71(台湾嘉义农业试验所)。以台农71为对照。二、试验概况⒈试验地选择有代表性、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的田块。⒉试验设计、方法试验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周围设保护…  相似文献   
52.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椒果实的全氮、全磷、垒钾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水平越高,辣椒果实中积累的全氮、全磷、全钾越多。说明施用氮磷钾能有效地促进辣椒果实的生长与发育,有利于辣椒高产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53.
叶菜型甘薯"福薯7-6"高产无公害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有甘薯嫩茎叶作蔬菜用的习惯。叶菜用甘薯一般是指生长点以下长12cm左右的鲜嫩茎叶作蔬菜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粗蛋白、多种矿物质以及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甘薯叶与菠菜等14种蔬菜相比较,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13项营养成分含量均居首位。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无公害食品的重视,甘薯嫩茎叶作为蔬菜食用已悄然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54.
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外源激素IAA、GA和BAP互作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IAA与GA互作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试管苗的高度,最大增幅可达90.3%,而IAA与BAP互作对试管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IAA与GA互作对试管苗根的形成和生长影响不明显。BAP对试管薯形成有重要作用,而GA与BAP互作能进一步促进试管薯生长,处理4(IAA GA BAP)比处理3(IAA BAP)的试管薯鲜重和直径分别增加163.8%和46.4%。  相似文献   
55.
研究5、10、20、40mmol·L-14个N浓度对叶菜型甘薯鲜嫩茎叶的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可溶性蛋白及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含量的增加,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呈线性增加,随处理时间延长,高N含量下硝酸盐积累持续增加,但在较低含量下硝酸盐积累在施N后6-8d达到极值后有所下降;NR活性随N含量增加显著提高;N含量与总糖含量呈负相关,N含量高不利于总糖积累;N含量提高,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6.
为了对新选育的叶菜型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加速新品种跨省区推广应用,根据2003年全国甘薯区试会议安排,4个叶菜型品种参加全国区试,以台农71为对照。福建省试点由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承担,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7.
木薯是福建省继甘薯、马铃薯后第三大薯类作物。笔者首先介绍了木薯的起源和分布、国内外木薯生产现状和利用途径。其次,针对目前木薯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和评价了福建省发展木薯产业的可行性。最后对福建发展木薯产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积极引进、加快应用木薯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二是:引进高产、耐寒的木薯品种,扩大种植范围;三是:制定和推广适应福建省木薯高产栽培技术;四是:探讨木薯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8.
优质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福薯8号产量第一,达2 430 kg/667m<'2>,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紫薯王、京变、京6,川山紫产量最低,为1 220 kg/667m<'2>;烘干率紫薯王最高,达33.5%,其他依次为福薯9号、福薯8号、川山紫、京6及京变;蒸煮食味品质福薯9号居第一,其次为京6、紫薯王、川山紫、福薯8号及京变.综合6个品种的产量与蒸煮食味等指标,适合在湖南省推广种植的品种为福薯8号、福薯9号及紫薯王,京6及川山紫可在小范围内试种.  相似文献   
59.
紫肉色甘薯新品种福薯9号的选育和栽培要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亲本选择入手,借助甘薯育种技术,选育出紫肉色甘薯新品种福薯9号.该品种产量比一般紫肉色品种有较大提高,且适应性及抗逆性较好,食味品质优,晒干率32.1%,出粉率19.9%.2005年开始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0.
木薯是福建省继甘薯、马铃薯后第三大薯类作物。笔者首先介绍了木薯的起源和分布、国内外木薯生产现状和利用途径。其次,针对目前木薯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和评价了福建省发展木薯产业的可行性。最后对福建发展木薯产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积极引进、加快应用木薯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二是:引进高产、耐寒的木薯品种,扩大种植范围;三是:制定和推广适应福建省木薯高产栽培技术;四是:探讨木薯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