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者就农业系统实验动物质量,生产与使用,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现状作一简要叙述。并对如何搞好农业系统实验动物工作,推动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2.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注册办法>等法规,介绍了进口兽用生物制品再注册的申报材料要求,指出了在申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蜈蚣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蜈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蜈蚣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25.
布鲁氏菌猪2号菌苗自研制成功至今已历时近30年,特别是近17年来,每年我国大量生产并广泛用于大面积的布病防疫,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发生任何由于菌苗应用造成的不良后果,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1985年,本菌苗经 FAO/WHO 布病专家委员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以来,声誉倍增,鉴于此,为严格把握菌苗质量,我们对地处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等五个厂家生产的  相似文献   
26.
2004年国务院发布新的《兽药管理条例》,农业部针对兽药研究、注册、技术评审和行政审批等出台了《兽药注册办法》(44号令)、《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55号令)、442号公告、446号公告、449号公告、683号公告、《兽药审评专家管理办法》及《兽药注册审评工作程序》等一系列配套管理规章,对兽药注册、技术审评、行政审批、专家管理、公开办事程序起到良好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使新兽药的研制、注册、生产与使用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就注册技术资料申报要求而言,国内外注册申请人提供的兽用生物制品注册申报资料还不能令人满意,许多申请资料很不完全,  相似文献   
27.
“地方标准清理”是目前兽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升标”工作企业也存有不少疑问,为此,本刊特邀请到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办公室吴福林主任予以解答。并邀请到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蔡尔问秘书长,对清理工作的要求及方法予以解读。若企业还有其他问题还可继续与杂志社联系。  相似文献   
28.
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密度的多元素快速、同时分析方法,测定苣荬菜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本试验以HNO3和H2O2作为消解酸体系,采用电热板湿法消解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微量元素,以铟、铑为内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各元素的含量。各元素检出限在0.004 2~0.061 3 g/L之间,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均≥0.999,RSD均4%。测得锰(Mn)、铬(Cr)、锶(Sr)、锌(Zn)、铷(Rb)、硼(B)、镍、钒、锡、钼、硒、钴、铜、砷(As)、铅(Pb)、镉(Cd)、汞(Hg)的含量分别为108.10、26.71、169.20、46.37、9.22、70.27、15.62、5.49、4.83、2.28、1.29、0.93、18.56、0.90、2.99、0.198、0.14 g/g。该测定方法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准确度好,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显示,苣荬菜样品中含有较丰富的Sr、Mn、B、Zn、Cr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重金属Cu、As、Pb、Cd、Hg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值。本方法填补了苣荬菜中微量元素研究的空白,为建立苣荬菜质量控制标准和活性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川楝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楝烷型萜类、柠檬素类、挥发油类、黄酮类、酚酸类、长链脂肪酸类、甾体类、生物碱等诸多类型,具有驱虫、抗肉毒、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抗氧化等诸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其近年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0.
当归具有补血调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其炮制方法较多,经历代发展,当归所使用的炮制方法达20余种,随着炮制方法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发展,当归的炮制理论也逐渐得以完善。本文系统整理了近十年来当归的炮制工艺、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以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等研究进展,为当归炮制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