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0篇
  6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偃松松塔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松松塔经乙醇提取后,渣经热水提取、喷雾干燥、醇沉制备偃松松塔多糖(PPC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PPCP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PPCP是一种杂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4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33∶1.00∶2.20∶1.94。通过测定PPCP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PPCP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偃松松塔多糖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偃松松塔多糖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DPPH·的清除率(79.72%)达到最大,·ABTS^+清除率(39.63%)达到最大,其Fe^3+还原能力也达到最大值(0.78);松塔多糖能够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NO,并没有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2.
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钻土芯与内生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马尾松占其混交林的组成比例分成5种类型(0~20%、21%~40%、41%~60%、61%~80%和81%~100%),设置15块20 m×20 m的标准样地,系统比较了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占林分胸高断面积的比例)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状况、细根生长量及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马尾松不同的混交比例对细根生物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细根生物量的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混交比例41%~60%﹥0~20%﹥21%~40%﹥81%~100%﹥61%~80%.(2)5种比例混交林分的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均很明显,随土层增加细根生物量趋于减少,且大部分细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 cm的范围内.这与该地区的土层较浅以及树种根系的分布特性(深根、浅根树种)密切相关.(3)5种马尾松混交林细根生物量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变化,均在6、7月份达到峰值,在1月份达到最低值,41%~60%林分年生物量净增值比其他4种混交林分要高.(4)5种混交林分的细根年生长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6~8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3月份.各个混交林分细根年生长量大小依次为41%~60%﹥61%~80%﹥21%~40%﹥81%~100%﹥0~20%.  相似文献   
133.
采用先喷雾干燥后醇沉的方法制备樟树根多糖(CCRP)、樟树茎多糖(CCSP)、樟树叶多糖(CCLP)以及樟树果实多糖(CCF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各多糖的含量,通过测定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研究发现:CCRP、CCSP、CCLP和CCFP多糖的含量依次为52.35%、58.56%、56.62%和62.36%,果实多糖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评价中,相同器官中粗多糖比精制多糖抗氧化活性能力强。同一浓度下,果实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当多糖提取物浓度为2 mg/mL,清除率达到87.65%,其次是根多糖,清除率为79.63%;多糖提取物还原能力较强的部位是果实和根,在多糖浓度为2 mg/mL时还原能力分别达到最大0.98和0.85;但是各器官多糖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另一方面,CCRP、CCLP、CCFP和CCSP均可显著提高RAW 264.7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和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免疫调节活性大小顺序为樟树果实多糖樟树叶多糖樟树根多糖樟树茎多糖。CCRP、CCSP、CCLP和CCFP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并可以提高免疫力,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中,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34.
选用5-6龄黄粉虫,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三个处理组(Ⅰ:白三叶组,Ⅱ:苜蓿组,Ⅲ:小麦麸对照组),每处理三个重复,每重复1500头虫,研究黄粉虫对白三叶干草、苜蓿干草及小麦麸的采食量及对其营养成分的表观存留率。结果表明,Ⅰ组的采食量高于Ⅲ组(P〈0.05),Ⅱ组采食量很低,约为Ⅲ组的1/4;除磷以外,白三叶的营养成分表观存留率及代谢能均低于小麦麸(P〈0.01/0.05);除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外,苜蓿的营养成分表观存留率及代谢能均高于(P〈0.01/0.05)或相当于(P〉0.05)小麦麸的水平;白三叶、苜蓿的氮表观存留率为50.28%、67.29%;白三叶、苜蓿的黄粉虫表观代谢能为11.4%、14.56%。  相似文献   
135.
2005年5月22~28日,在黄海南部沿岸19个站位点,用浮游生物网(口径80cm,网目0.5mm)在表层进行水平拖网,共采集到鮻鱼仔稚鱼1915尾,体长范围2~23mm,优势体长4~5mm。按发育阶段划分,弯曲期仔鱼出现量最大,占58.8%,其后依次为前弯曲期仔鱼(25.4%),后弯曲期仔鱼(15.4%),稚鱼(0.4%)。各站位中以St.4平均密度最高(243.3尾/100m^3),St.2最低(0.2尾/100m^3),其它站位为0.2~35尾/100m^3。自北至南鮻鱼仔稚鱼的发育阶段有递增的趋势,且外侧海域发育阶段相对较早,沿岸海域则相对较晚,揭示了其随海流向沿岸巡游趋势的可能性。加强对沿岸水域的保护,将有利于保证鮻鱼仔稚鱼的资源补充量。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为了探究贵州特产长顺绿壳蛋鸡ITPR1基因RYDR-ITPR结构域的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采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3.0设计1对引物,扩增ITPR1基因RYDR-ITPR结构域,利用双向直接测序和序列比对法挖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SNP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ITPR1基因第17~19内含子区共发现3个SNP位点,分别为位于18内含子上的g.18853584 GT、g.18853600 AG突变位点和19外显子上的g.18853848 CT突变位点;3个SNP位点均为中度多态,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共检测到4种单倍型和7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位于19外显子上的g.18853848 CT突变对蛋壳厚度有显著影响,TT、CC基因型显著高于TC基因型(P0.05);双倍型H3H3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测定值最高。综上,长顺绿壳蛋鸡ITPR1基因RYDR-ITPR结构域中g.18853848 CT突变可能是影响蛋壳厚度的标记位点,双倍型H3H3可能是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的有利双倍型。  相似文献   
139.
为探讨钙释放酶激活钙调制器1(ORAI1)与三穗鸭蛋壳品质的相关性,构建三穗鸭DNA混合池,运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三穗鸭ORAI1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进而筛选出对三穗鸭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的SNPs,同时对三穗鸭ORAI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三穗鸭ORAI1基因编码263个氨基酸,组成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构成;在扩增段共发现3个SNPs,分别是T84C、C188T、A471G,均为同义突变,未造成氨基酸的改变,但引起该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的变化,并且各突变位点在突变前后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以上结果提示,ORAI1基因有3个SNPs,可作为改善蛋壳品质分子标记位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0.
概述了近30年有关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资源量、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数据,剖析葛氏长臂虾资源演变趋势和生物学表征。葛氏长臂虾资源量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小幅上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大幅下降,2009—2018年在波动中下降。葛氏长臂虾雌虾个体要明显大于雄虾,且繁殖高峰期雌多雄少;基本上全年抱卵,生长速度快,一年可长成为捕捞对象;磷脂含量较高(8.59‰~8.98‰)。基于东、黄海葛氏长臂虾的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繁殖生长等养殖潜力分析,提出了葛氏长臂虾人工繁育的初步设想与建议,可从天然苗种采集和繁育入手,增殖自然资源并开展人工养殖以确保葛氏长臂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弥补市场供应趋紧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