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日本学术界对蚕业起源及中国蚕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正在方兴未艾。其中较著名的如东京大学吉武成美教授,他曾征集包括有日本一化性种、日本二化性种、中国一化性种、中国二化性种、印度多化性种和欧洲一化性种共250个家蚕品种,根据同功酶的研究,从其酶型来调查其类缘性。吉武根据实验所得结果,并以瓦维洛夫的群体遗传学理论,提出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一化性种;现在全世界家蚕的各种地理品种都是由中国一化性种分化出来的,它南下适应了高温环境而成为中国二化性种,中国的二化性种一方面南下形成印度多化性种,另一方面分化出日本二化性种北上后形成了日本一化性种;又从中国一化性种分化出欧洲一化性种和朝鲜一化性种。但吉武成美这一论点被我国学者蒋猷龙(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副研究员)所否定,蒋氏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撰写了“家蚕的起源和分化”一文,该文针对吉武的实验论点提出的相反看法是:野蚕到家蚕的驯化是在不同地带各自形成,他推断认为有三个地区,其一中国温带多化性种,其二中国热带多化性种,其三南亚热带多化性种;这三个起源地的多化性种,以后逐渐分化(进化)成二化性、一化性。他否定了吉武的“一元论”而主张“多元论”。由此对吉武引用的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论也给予了批评。蒋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蚕业学术界人士较强的反应。在国内,安徽农学院蚕桑系段佑云教授撰写了“家蚕起源于黄河中游中华民族发祥地”(刊《蚕业科学》83年一期)一文,阐述了他自己的观点;在国外,不久前日本蚕史研究会第七次会议上,吉武成美和布目顺郎二教授又针对蒋猷龙先生的文章提出了反批评。为了活跃学术气氛、开展学术争鸣,现将吉武成美和布目顺郎教授的文章译载如下。欢迎蒋猷龙先生和其他学者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42.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贫困高职院校生群体数量在迅速增加。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一种只注重经济方面的解困思想,以至于会造成高职院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模糊,法律、道德和责任意识低下的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在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生群体缺少应有的思想健康指导。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这会对贫困生今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着力改善现阶段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积极探索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本文着重叙述了现阶段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3.
阳高县是山西省甜菜主要产区之一,传统的甜菜播种方式是穴种,但穴种甜菜出苗缺窝多、高青顶比例增大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1988~1989年进行了专门试验。综合总结出“甜菜深种浅盖分层培土”的措施,1990年开始大面积示范,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年小区试验均设在阳高夏家场村和青顺堡村。试验地为栗钙土,肥力中等,墒情一般,前茬为玉米、山药,4年轮作,亩施过磷酸钙50kg。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6行区,行长15m,行株距50cm×28cm,供试品种为晋甜一号。试验设3个处理:1、常规穴种(CK),播深3cm,覆土3cm;2、深种6~7cm,浅盖土3cm,1对真叶后根据生长情况分层培土,  相似文献   
44.
适于AFLP分析用的柑橘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了15个柑橘分类群的基因组DNA,并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溶液无色透明,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A260/A280为1.8~2.0,1%琼脂糖胶电泳为清晰的一条带,RNA去除干净,无降解现象。其AFLP分析(引物EcoRI-AAC+MseI-CAC)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此方法完全适于AFLP分析。  相似文献   
45.
为了优化加味三味拳参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试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加水倍数、煎煮时间、醇沉乙醇浓度三个重要参数进行筛选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三味拳参口服液中拳参和诃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制备工艺为加15倍量水、煎煮时间60 min、醇沉浓度55%;防腐剂为0. 2%苯甲酸、增溶剂为1. 5%吐温-80,加味三拳参口服液pH值为4. 08(自然);薄层色谱中,口服液样品与药材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说明通过上述制备工艺制得的口服液质量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46.
稻纵卷叶螟是岑溪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根据13年的历史资料,分别用历期法和“二元回归分析法”对早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建立预报方程式:y=-48.6998+0.0869X1+20.27666X2.通过定量分析进行定性应用,其历史拟合率为100%,二年(次)应用预测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47.
主要就楚州区出现的水稻僵苗现象的症状及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水稻僵苗的主要方法:重点突出有机肥料使用和按需补肥的原则,应按照缺素典型症状判断所缺营养元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并结合根外追肥,减轻僵苗症状。  相似文献   
48.
韩国正尖枸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韩国正尖枸杞栽培技术的研究,探索出适宜当地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解决枸杞传统栽培技术易出现的病虫害多、果实小、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达到增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红杨桃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三倍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红杨桃成熟干种子为材料,萌发后剥离胚乳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2,4-D 2mg/L+BA 0.2mg/L,诱导频率可达93.5%:将淡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转至MS+ZT 3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上,经连续继代后,形成芽原基并发育成小植株,壮苗后取茎尖染色体显微观察,证明再生植株多为三倍体,其发生频率可达73.7%。   相似文献   
50.
以典型边缘区肇庆市的101个休闲农业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探讨休闲农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肇庆市休闲农业点数量总体偏少,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等级分布呈现"高等级集聚,低等级分散"的特征;不同类型休闲农业布局缺乏合理性,村落乡镇型休闲农业占比最高,为51%,鼎湖区兼有全部类型的分布;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以高要-端州-鼎湖组团密度最高,且主要沿高速公路与河流分布;空间自相关性不明显,不同地区间的休闲农业呈负相关,热点区分布在怀集与广宁,冷点区分布在封开与德庆;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和政策环境、农业基础、旅游资源及交通网络等人文因素是影响休闲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肇庆市休闲农业空间合理布局需要加强政策规划与引导、协调不同类型休闲农业发展、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完善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