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探索番鸭等级前卵泡发育过程中主要生殖激素及卵泡发育的变化规律,试验以同批孵化、饲养条件相同、体况相近的产蛋期番鸭为对象,分别采集小白卵泡(SWF)、大白卵泡(LWF)、小黄卵泡(SYF)、大黄卵泡(LYF)。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测卵泡的发育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在等级前卵泡发育过程中,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呈现上升的趋势,且LYF时期浓度最高,差异不显著(P0.05);而孕酮(P4)和雌二醇(E2)均呈现下降趋势,从SWF至SYF时期极显著下降(P0.01),SYF至LYF时期,下降不显著(P0.05)。伴随卵泡的发育,颗粒细胞层和卵泡膜层不断增厚,且卵泡膜厚度在LWF至LYF时期增长极显著(P0.01)。由此可见,FSH、LH、P4、E2在番鸭等级前卵泡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且SYF阶段是番鸭等级前卵泡发育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12.
将同批入孵番鸭种蛋分为6组:新鲜种蛋,一照时的健胚蛋、死胚蛋,三照死胚蛋,正常出雏蛋,毛蛋(啄壳时死胚蛋),分别测定各组种蛋大端、中部和小端的气孔数、厚度及蛋壳结构,并研究它们对出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照、三照死胚蛋和毛蛋的气孔数(52.28、55.32和71.60个·cm-2)极显著少于一照健胚蛋(83.60个·cm-2)和正常出雏蛋(86.28个·cm-2);而在蛋壳厚度上,三照死胚蛋(0.401mm)和毛蛋(0.395mm)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363mm).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新鲜种蛋、毛蛋和正常出雏蛋蛋壳结构.结果显示,新鲜种蛋壳由壳膜、乳锥层、柱状层、垂直晶体层和油质层构成,正常出雏蛋及毛蛋的乳锥层因胚胎发育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造成部分缺失;死胚蛋蛋壳厚度(0.395-0.401mm)极显著高于正常出雏蛋(0.363mm).可见蛋壳过厚、气孔较少是影响番鸭蛋孵化后期气体交换,导致死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2)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调控机理。给予性腺发育高峰期(Ⅲ~Ⅳ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注射不同浓度17β-E2(10-3mg/g、10-4mg/g和10-5mg/g),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Ⅲ期~Ⅳ期间,17β-E2有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性腺指数增大,卵母细胞发育快,卵母细胞直径增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发育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实验30d后有明显的下降,外源17β-E2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中华绒螯蟹卵巢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的发育而迅速降低的特点,外源注射17β-E2仅对15d时的卵巢中17β-E2含量有影响,表现为随外源17β-E2含量的提高,卵巢内17β-E2含量降低。对血淋巴和卵巢中17β-E2的含量与性腺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血淋巴和卵巢中17β-E2含量与性腺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外源17β-E2能促进卵巢发育,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而降低Ⅲ期1卵巢内17β-E2含量。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17β-雌二醇(17β-E2)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以及内源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以期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调控机理。给予性腺发育高峰期(Ⅲ~Ⅳ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注射不同浓度17β-E2(10-3mg/g、10-4mg/g和10-5mg/g),结果表明:在卵巢发育Ⅲ期~Ⅳ期间,17β-E2有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性腺指数增大,卵母细胞发育快,卵母细胞直径增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发育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在实验30d后有明显的下降,外源17β-E2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中华绒螯蟹卵巢中17β-E2含量有随卵巢的发育而迅速降低的特点,外源注射17β-E2仅对15d时的卵巢中17β-E2含量有影响,表现为随外源17β-E2含量的提高,卵巢内17β-E2含量降低。对血淋巴和卵巢中17β-E2的含量与性腺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血淋巴和卵巢中17β-E2含量与性腺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外源17β-E2能促进卵巢发育,能明显增加血淋巴中17β-E2含量,而降低Ⅲ期1卵巢内17β-E2含量。  相似文献   
115.
测定和比较了土池培育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简称轮虫)、背刺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简称桡足类)、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oponica,简称糠虾)和渤海品系卤虫(Artemia sp.)无节幼体(简称卤幼)的水分、总脂、磷脂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轮虫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生物饵料(P〈0.05),卤幼的总脂/湿重、总脂/干重和磷脂/干重含量最高,轮虫的总脂含量最低(P〈0.05),桡足类和糠虾的总脂及磷脂含量则介于两者之间。(2)4种生物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P〈0.05),无论是中性脂还是极性脂,桡足类的DHA含量最高,糠虾和轮虫次之,卤幼最低(P〈0.05);糠虾体内的EPA含量最高,卤幼次之,轮虫和桡足类的EPA含量显著低于前两者(P〈0.05)。(3)4种生物饵料中的∑HUF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糠虾〉桡足类〉轮虫〉卤幼,DHA/EPA值大小依次为桡足类〉轮虫〉糠虾〉卤幼。  相似文献   
116.
对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雄性生殖系统的发生及其与外部特征变化的关系进行详细观察与总结。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的发生与外部特征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中,首先出现的是精索(孵出后的8~14d),其内含有大量精原细胞,此时外部性征尚未出现。孵出后14~20d时出现外部性征雏形(交接器和雄叶均透明无刚毛,第4腹肢雏形),其内部生殖系统进一步发育,出现精子细胞囊。至孵出后24~30d时,日本新糠虾雄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已具备完整的雄性生殖系统和成熟的外部性征。本研究结果将为糠虾普通生物学研究及人工培育提供科学的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蟹类,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和辽河流域。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评估辽河野生群体(LW)和养殖群体(LC)、黄河野生群体(HW)和养殖群体(HC)及长江野生群体(YW)和养殖群体(YC)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1)用于本研究的D-loop基因片段长度为477 bp,共包含234个变异位点和131个简约信息位点, 6个群体的262个个体中共有110个单倍型,包括90个独有单倍型和20个共享单倍型;(2)6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范围为0.88889~0.965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范围为0.00887~0.01602,养殖和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HCYCLC及HWLWYW;(3)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Da)范围为0.0119~0.0173,不论是养殖群体还是野生群体,辽河群体和长江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均最小,且6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2938。对6个群体进行中性检验显示Tajima’s D和Fu’s Fs的值均为负值。综上,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水系养殖和野生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辽河和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的种质资源评估、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为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早熟(EM)和晚熟(LM)品系第五代选育效果,本研究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选育品系与对照组在扣蟹及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差异,结果显示:(1)两选育品系在扣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与增重率(WGR)均高于对照组,其中8月和10月时LM雄体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7-9月期间LM品系雌雄扣蟹的W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两选育品系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平均体质量一直高于对照组,且两选育品系中LM品系平均体质量一直高于EM品系,但两选育品系之间并无显著差异;(3)雌雄个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殖蜕壳高峰期分别为7月25日-9月5日和8月15日-9月25日,在此期间EM品系的生殖蜕壳率高于对照组,LM品系的生殖蜕壳率低于对照组,其中EM品系雌雄个体在8月15日的生殖蜕壳率均显著高于LM品系;(4)就性腺发育而言,EM品系在性腺发育期间的性腺指数(GSI)始终较高,LM品系的GSI始终较低,其中在10月25日EM品系雄体的GSI显著高于LM;综上,经过连续多代选育,中华绒螯蟹二龄EM和LM品系在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较...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卤幼(Artemia sp.)、强化卤幼、背刺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背刺胸刺水蚤 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4组生物饵料投喂4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Z4幼体,以大眼幼体的成活率、Z4→大眼幼体变态时间、头胸甲长度和大眼幼体中脂肪酸组成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4种生物饵料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及其脂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背刺胸刺水蚤(C组)、背刺胸刺水蚤 日本新糠虾(D组)投喂组的中华绒螯蟹幼体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70%左右),幼体发育时间缩短1~2 d,大眼幼体头胸甲长度显著大于卤幼组(A组)和强化卤幼组(B组)(P<0.01),各组大眼幼体头胸甲长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D组、B组、A组;(2)强化卤幼可以提高其总脂、磷脂及DHA含量,背刺胸刺水蚤和日本新糠虾具有较高的AA、DHA和HUFA含量;(3)各组大眼幼体中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P<0.05),DHA和HUFA含量随着饵料中含量的上升而上升(n=9,P<0.01),饵料中的DHA含量和大眼幼体的头胸甲长度呈显著正相关(n=9,P<0.05).由此可见,背刺胸刺水蚤和日本新糠虾可以作为中华绒螯蟹Z4到大眼幼体阶段的优质活饵料,可以提高其成活率和头胸甲长度.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油松、沙棘人工林自然组(含凋落物)和去凋组(不含凋落物)土壤呼吸、5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监测,研究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在两种林分内分别设置20m×20m样地,样地内随机设置5个观测点,于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使用LI-8100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自然组油松林和沙棘林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及日动态均表现为单峰型变化曲线,沙棘土壤呼吸年均值[2.10μmol/(m~2·s)]显著高于油松[1.56μmol/(m~2·s),p0.05];去除凋落物后,两种林分土壤呼吸与自然组具有相似的季节及日动态特征,但土壤呼吸年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沙棘林自然组土壤呼吸年均值显著高于去凋组[1.58μmol/(m~2·s),p0.05],凋落物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率为15.81%;油松林自然组与去凋组土壤呼吸年均值差异不显著,凋落物呼吸对土壤总呼吸的贡献率仅为1.61%。(3)自然组和去凋组中油松、沙棘林土壤呼吸与温度均存在显著指数关系(p0.05),与含水量则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5);两组处理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单独解释量均较低(0.05%~37.82%),土壤呼吸主要受到温度和含水量共同作用的影响(8.01%~66.44%)。地表凋落物显著提高了沙棘林土壤呼吸的Q10和土壤呼吸量,但仅显著提高了油松林的Q10,对土壤呼吸量并未显著增加。油松林作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的造林树种更有利于该地区林地碳汇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