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8篇 |
农学 | 45篇 |
基础科学 | 53篇 |
46篇 | |
综合类 | 295篇 |
农作物 | 17篇 |
水产渔业 | 54篇 |
畜牧兽医 | 232篇 |
园艺 | 35篇 |
植物保护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142.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ine hydrochloride)与氟环唑(epoxiconazole)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毒力,旨在明确二者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的联合作用类型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氟环唑对水稻稻曲病菌的EC_(50)分别为44.111、1.743 mg·L~(-1),氟环唑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活性明显高于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与氟环唑25:1配比表现为相加作用;5:1、10:1、15:1和20:1四个配比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10:1和15:1的SR分别为1.64和1.66,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146.
四川白鹅是我国的优秀品种资源,具有非常优良的繁殖性能.为了普及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性能,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采精时间对四川白鹅精液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四川白鹅精液品质的测定和数据分析发现,上午和下午采集的精液量差异极显著(P<0.01),精液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精液的pH值差异显著(P<0.05),精子活力差异显... 相似文献
147.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8.
149.
正病毒病是引起甘薯品质降低和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报道30多种能侵染甘薯的病毒~([1,2])。山东省是甘薯种植大省,病毒种类近10种~([3,4])。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 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是为害甘薯的主要病毒,在全国甘薯种植区广泛分布~([5,6])。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为Potyvirus的一个暂定种,多与同属的其他病毒混合侵染~([7])。多重PCR技术由Chamberian等~([8])1988年首次提出,可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扩增,具有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优点,已初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