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4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52篇
  46篇
综合类   29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正病毒病是引起甘薯品质降低和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报道30多种能侵染甘薯的病毒~([1,2])。山东省是甘薯种植大省,病毒种类近10种~([3,4])。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 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是为害甘薯的主要病毒,在全国甘薯种植区广泛分布~([5,6])。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为Potyvirus的一个暂定种,多与同属的其他病毒混合侵染~([7])。多重PCR技术由Chamberian等~([8])1988年首次提出,可实现多基因的同时扩增,具有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优点,已初  相似文献   
102.
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与产业技术提升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也是我国葡萄保鲜产品最大生产销售区,但是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不容乐观,产业系统保鲜技术也亟待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主栽品种葡萄的采收期及主要贮运特征,指出新疆葡萄贮藏及运输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疆鲜食葡萄贮运保鲜产业技术提升途径,为我国新疆葡萄贮运保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24种连蕊茶在夏季极端高温干旱条件下的耐旱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9月,华东地区发生的极端高温干旱给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田间旱害调查及相关生理指标测定,采用叶片耐旱指数和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国际山茶物种园连蕊茶组(Sect.Theopsis)的24个种进行了耐旱潜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连蕊茶的耐旱潜力可分为强、较强、中等及弱4类,其中第一类耐旱潜力强,包括小卵叶连蕊茶、七瓣连蕊茶、长尖连蕊茶、贵州连蕊茶、大萼连蕊茶;第二类耐旱潜力较强,包括细萼连蕊茶、微花连蕊茶、黄杨叶连蕊茶、尖连蕊茶、岳麓连蕊茶、小长尾连蕊茶、钟萼连蕊茶、蒙自连蕊茶、川鄂连蕊茶、长管连蕊茶、大花尖连蕊茶;第三类耐旱潜力中等,包括荔波连蕊茶、披针萼连蕊茶、细叶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柃叶连蕊茶、细尖连蕊茶;第四类为耐旱潜力弱,包括毛花连蕊茶、川滇连蕊茶。  相似文献   
104.
采取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实现日本鳅生态养殖的中高密度生产。中密度与高密度生态养殖平均养成规格分别为50 g和35~45g。日本鳅养成的个体规格中密度生态养殖优于高密度养殖,但池塘亩产量高密度养殖优于中密度生态养殖,中密度与高密度生态养殖单产分别为700kg/亩和1200~1500 kg/亩。  相似文献   
105.
裸燕麦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新  张宗文  吴斌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0):2038-2046
【目的】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278份裸燕麦种质在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裸燕麦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和评价提供方法指导,同时为裸燕麦耐盐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丰富的耐盐材料。【方法】以1.2%NaCl水溶液进行盐胁迫,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利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裸燕麦种质萌发期的耐盐性鉴定,培养条件为25℃恒温、相对湿度(70±5)%、每天12 h光照(6:00-18:00)、光照强度150 μmol?m-2?s-1。以胚根至少与种子等长、苗高不短于种子长的1/2为发芽标准,培养96 h时统计各供试种质的发芽势,培养168 h时统计各供试种质的最终发芽率并测量幼苗的最长初生根长和苗高,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4个性状来鉴定供试种质对盐胁迫的反应。以基于4个鉴定指标的耐盐系数为评价依据,根据各指标耐盐系数的隶属函数值的变异系数来分配各指标的权重,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278份裸燕麦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对供试种质进行耐盐性级别划分。【结果】与正常条件相比,在1.2% NaCl胁迫下,除了SHX88和NM47以外,其他所有材料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降低;所有材料的根长和苗高都受到抑制。不同材料在4个鉴定指标上都表现出差异。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278份裸燕麦种质分为耐盐性不同的5个级别:17份材料高度耐盐(1级)、114份材料耐盐(2级)、106份材料中等耐盐(3级)、25份材料对盐胁迫敏感(4级)、16份材料对盐胁迫高度敏感(5级)。在4项鉴定指标中,发芽势和发芽率与萌发期耐盐性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发芽率在材料间的表现比发芽势更为稳定。【结论】发芽率可作为裸燕麦萌发期耐盐性快速鉴定或种质资源初步筛选的鉴定指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于裸燕麦种质耐盐性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SHX75等17份高耐盐性裸燕麦材料可进一步用于耐盐机理研究、耐盐育种以及盐碱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 3(IL- 1 3)基因内含子区 +1 92 3C/ T多态性与哮喘的相关性及对血浆总 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检测哮喘与对照组 +1 92 3位点多态性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血浆总 Ig E水平。结果 :+1 92 3位点等位基因 C、T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 (χ2 =9.30 ,P<0 .0 1 ) ,等位基因 T与哮喘关联 ,OR(T/ C) =1 .87,95 % CI=1 .2 5~ 2 .80 ,P<0 .0 1。两组基因型 (TT、CT、CC)频率的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χ2 =9.92 ,P<0 .0 1 ) ,同组内 ,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总 Ig E水平高于非携带者 ;同一基因型 ,哮喘组总 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IL- 1 3基因 +1 92 3位点多态性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候选基因 ,T等位基因与哮喘关联 ,并可能通过增强 IL- 1 3基因的表达影响血浆总 Ig E水平  相似文献   
107.
1 发病情况 2007年11月,吉林市经济开发区某特禽场饲养的45日龄美国七彩山鸡340只出现病情,患病雉鸡表现为精神委顿,羽毛杂乱,食欲减退,排出白色的稀粪,呼吸困难,喜伏卧.每日死亡10多只,病情持续1周多,从发病开始认为是大肠杆菌病,期间用过恩诺沙星饮水,但仍有鸡死亡,此后经过确诊为雉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通过对症联合用药,雉鸡病情逐渐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08.
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临床诊断的检测猪瘟病毒的方法。通过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选择15nm胶体金标记兔抗猪瘟病毒抗体,组装免疫层析试纸条。用试纸条对猪瘟可疑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用试纸条检测猪瘟病毒,15min左右即可显示结果,并与荧光抗体检测方法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用此种方法可以检测猪瘟病。  相似文献   
109.
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 Ⅰ模式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猪细小病毒(PPV)的NS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 Ⅰ随机结合渗入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构建了检测PPV的标准DNA模版,循环阈值(Ct)与标准质粒DNA模板在7.8×101~7.8×108拷贝/μ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该方法用于猪细小病毒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与常规PCR相比可以提高100倍,可以用于猪细小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0.
秋风起,高热知多少?从今年6月份开始,编者了解到哈尔滨那边有高热症状的病比较多,在个别区域损失也比较大。然后是7、8月的海南、四川个别的县市,闹的一些猪场都被洗白了。9月前后,苏南的高热已经开始用省作为单位划分。10月安徽的高热在零星持续后,近半个月在南部暴发。河南的专家报平安的话音刚落,目前也开始"热"起来,山东亦不能置身事外。这些消息,是确实的,只是表述无法很准确。也许疾病还没有蔓延到北方,但是一些恐慌性抛售的行为在部分地区出现。作为猪版编辑,这些日子,也接到过数个求助电话。电话的那头,十分的焦虑,每次的意思都差不多,‘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还是没有办法不死猪’。编者能何为,也只能尽可能的多告诉他们几个学院兽医、市场兽医、基层兽医的电话,希望可以帮帮他们。但是,其实是我们养猪人在某些环节没有做好,种下的因,造成了猪这种结果。这期的稿件,就是这种思路的纸面化。面对一个曾被号称"无名"的病,有实验室的教授的数据分析、有公司技术总监的总结、有一线兽医的真切实感。这个病很庞杂,同时因为受编者水平所限,文章亦有内容重叠和有待商榷的地方,敬请读者海涵,但是,作为在一线奔走的专家、技术人员他们的意见值得广大读者重视,并可因地制宜的检验和发挥。编者认为,只有读者参与一本刊物才可能办好,所以希望读者能就养猪生产一线的问题积极交流,踊跃投稿。编者小魏,手机13931178959邮箱weiyueming2222@163.com。先谢谢大家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