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与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998年以来《中国畜牧业年鉴》中生猪规模养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动因。结果表明,1998—2009年,我国散养生猪年出栏量减少12%,而规模养殖生猪年出栏量则增长了3.7倍;同时,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增长了1.6倍,从1998年的23.20%增长到2009年的61.33%。这是散养猪场数量不断减少、规模养殖猪场数量加速增长以及规模养殖猪场饲养规模持续增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得益于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粮食增产、市场竞争、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但2009年我国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及其年出栏量在所有规模猪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66%和51.6%,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及其年出栏量所占比重也仅为0.125 8%与9.81%。这表明,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2.
杨念  王蔚宇  吴敬学 《北方园艺》2015,(12):170-174
从生产、加工和国际贸易3个方面介绍了世界梨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收获面积、产量、单产、生产者价格、品种结构及区域布局),进出口规模、布局和价格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梨果出口贸易的国际环境,论证了中国梨果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以期为扩大中国梨果出口提出市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可以从不同层面较清晰地表达生产技术和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使粮食生产效率问题得以定量分析。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定义进行介绍,概述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所包含的影响因素对其作用的研究;介绍了测量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3种主要方法(指数法、DEA方法和SFA方法),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海河流域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农用化肥施用量比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水资源严重缺乏,且降雨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农田径流的几率极低,通常情况下,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不会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在发生暴雨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氮磷则有可能随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进入附近河道,污染地表水。另一方面,海河流域的降雨80%集中在6—9月的汛期,大雨促使土壤硝态氮向土壤剖面深层迁移,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威胁,但污染程度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总之,海河流域种植业非点源污染有可能集中爆发在有暴雨的汛期,具有显著的突发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6.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农业形态。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间差异,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可为都市农业在我国中小城市的递级推进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集群、农业园区引领、休闲观光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生态循环推动及机制创新驱动等8种,不同发展模式在主要特征、功能导向、业态、驱动要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都市型农业发展除了农业系统自身演变内在需求外,还紧紧依托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资源环境压力的推动、制度政策的支持和城市规划的空间保障。未来都市型农业发展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城市群区域协同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统筹兼顾严格保护耕地和满足都市型农业用地,加强工商资本进入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各粮食主产区间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均衡,阻碍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问题,利用13个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对我国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进行分解,进一步对影响地区差异的各个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劳动力规模、劳均资本投入以及前沿技术水平对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呈正向影响,即这3种因素加剧了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平衡;2)技术效率水平、劳均土地、劳均用工以及粮食生产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则对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有抑制作用,通过提高这些因素的投入水平能有效促进粮食产业的地区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1 沈阳市农业投资的现状1.1 国家投资国家投资分为国家财政支援农业资金(含地方财政支农)和农业银行贷款。国家财政支援主要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援农业支出(用于农、林、水利、气象、农机等事业费和支援贫困乡村的生产资金)。建国以来至1984年止,国家对沈阳市农村基建投资达32853万元,支援农业支出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广、经营规模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同一因素对不同两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差异明显;加强技术培训和拓宽"两型农业"技术传播渠道能提高不同类型农业技术采纳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户的技术需求行为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农户科技需求视角出发,以行为需求理论为基础,应用需求弹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风险规避理论和信息有限性理论,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经济机理,主要在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边际收益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农户科技需求动力不足,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从农业经营基础出发,提高农业预期收益是提高农户科技需求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