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以草鱼肠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抑制率和对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肠上皮细胞形态、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MTT)OD值、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各种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在孵育3h和6h后分别显著降低了Na+,K+-ATP酶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与嗜水气单胞菌孵育3h后,肠上皮细胞由椭圆变成不规则形态,培养液的死细胞增多,并且在多数时间点上显著降低了MTT OD值以及谷草转氨酶、Na+,K+-ATP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细胞中MTT OD值和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枯草芽孢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共孵育对肠上皮细胞形态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明显小于嗜水气单胞菌组;黏附抑制实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提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并减轻嗜水气单胞菌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2.
从4种具有优良发酵豆粕能力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根霉、产黄青霉)中筛选最优发酵菌株组合,以粗蛋白含量和大豆肽含量为评价标准,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豆粕固态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8和米根霉M-1为最优发酵菌株组合。复合发酵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根霉同时接入到豆粕中,两菌株接种比例2∶1,发酵总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料水比1.0∶1.4(质量比),发酵时间96 h。豆粕经复合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大豆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升,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大分子蛋白质基本降解为10 ku以下的小分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结果表明,豆粕经复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3.
在18℃和25℃2种温度下,对克氏原螯虾注射剂量为20μg/kg的恩诺沙星药液,分析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和残留规律。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在血淋巴、肌肉、肝胰腺中回收率80%~110%,检测值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6%,检测限均在0.01μg/mL(μg/g)以下。18℃时恩诺沙星在克氏原螯虾血淋巴、肌肉、肝胰腺中的T_(max)分别为0.083 0、0.344 7、1.933 5 h,25℃时恩诺沙星在克氏原螯虾血淋巴、肌肉、肝胰腺中的T_(max)分别为0.083 0、0.263 4、1.165 8 h,温度提高加快了克氏原螯虾中恩诺沙星的吸收。消除半衰期T_(1/2β)大小顺序为肝胰腺(55.740 3 h)肌肉(52.743 7 h)血浆(18.608 7 h)。以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作为残留标志物,25℃时恩诺沙星在肝胰腺的消除期为311.47 h,18℃时恩诺沙星在肝胰腺的消除期为417.77 h,根据本试验结果,以国家标准0.2μg/g为残留标准,建议恩诺沙星休药期为325 (℃·d)。  相似文献   
34.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对斑点叉尾免疫原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脂多糖(LPS)和菌体外膜蛋白(OMP)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对A.hydrophila的3种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和对活菌攻毒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斑点叉尾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疫苗均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3种疫苗的受免鱼均产生了特异性凝集抗体,接种F-Ah灭活菌苗的试验鱼最高,接种OMP疫苗的试验鱼其次,而接种LPS疫苗的试验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最低;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LPS、OMP和F-Ah免疫接种的斑点叉尾;活菌攻毒的结果证明接种3种疫苗的受免斑点叉尾A.hydrophila的感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力(RPS),以OMP免疫接种后的斑点叉尾RPS最高,达到72.5%,接种LPS的斑点叉尾稍差,RPS为62.5%,而RPS最低的是接种F-Ah的免疫组,RPS只有24.2%。  相似文献   
35.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体表切头虫(Diceratocephalasp.)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共生于澳大利亚红螯螯虾体表的切头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时,虫卵经过25 ̄30d孵化,再经过70 ̄85d的生长达到性成熟并产卵。成虫通常固着在红螯螯虾触角和步足的基部、腹部的腹面边缘、额剑、口器等部位,不破坏虾卵。成虫、幼虫和虫卵均不存在于螯虾的鳃和鳃腔。  相似文献   
36.
呋喃唑酮对饲养水及草鱼体表粘液中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饲养水中泼洒不同浓度(0.2mg/L、0.5mg/L和1.0mg/L)的呋喃唑酮后,研究了饲养水及草鱼体表粘液中好氧与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及组成变化。结果表明:用药前,饲养水及粘液中的菌群主要有Aeromonas、Enterobacteriaceae、Vibrio、Flavobacterium、Acinetobacter、Pseudomonas、Corynebacterium、Staphylococus和Bacilus,此外,水体中还检测到Micrococus和Alcaligenes。水体及粘液中的细菌数量在用药后12h或24h时降至最低,在48h或96h时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用药后,水体及粘液中的优势菌群未发生改变,但Flavobacterium的比例显著增加,Aeromonas、Vibrio和Enterobacteriaceae明显减少,Pseudomonas和Acinetobacter则未能检测到,其他各类群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变化。菌群的变化速度与用药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7.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 .)的干燥根茎,具养阴润燥、生津止咳之功效。商品除供应国内需要外,还出口外销,多为野生,供不应求。1 生长特性玉竹适应性很强,喜凉爽、潮湿、蔽荫环境,耐寒,忌强光直射与多风。生于山野荫湿处、林下及灌木丛中。以土层  相似文献   
38.
基于ADAMS/CAR的麦弗逊悬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汽车悬架系统为一多体系统,部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传统的人工计算很难将悬架的各种特性表述清楚。以国产某轿车为例,应用多体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的CAR专业模块建立该车的前后悬架多刚体模型,对其悬架的各种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悬架几何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揭示了该悬架的运动规律,在进行优化分析的同时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39.
新城疫流行株GX-08全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从患病免疫鸡群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株,经致病指数测定为强毒株,编号为GX-08。致病性试验表明,GX-08株对鸭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参照GenBank发表的NDV基因序列设计10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GX-08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段进行扩增。拼接后序列分析表明GX-08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总长为15192 nt,包含6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6种蛋白质NP、P、M、F、HN和L。F基因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氨基酸序列特点。F基因第47—420位片段基因分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流行株属于基因Ⅶ型。  相似文献   
40.
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血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的血相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的血细胞均由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 ;其血细胞数量分别为 7.0 2× 10 6个 /ml和 1.6 5× 10 6个 /ml。 2种螯虾的血细胞大小与核质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量的百分比在克氏原螯虾为 10 .2 1%、74 .4 1%和 15 .4 8% ,在红螯螯虾为 13.72 %、6 8.84 %和 17.5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