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标桩法监测广东省人为侵蚀模数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桩法开展了广东省4种典型的开发建设项目类型一个降雨周年侵蚀模数的实测,所监测到的侵蚀模数可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参考和借鉴,以期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尺度效应能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确定合理的土壤取样间距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类型法估算了广东山区表层(0-20 cm)和全剖面(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选择4条采样带,获取采样间距为250 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序列,并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工具对其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2×250 m、22×250 m、23×250 m、24×250 m、25×250 m和26×250 m 6个分解尺度上的小波信息,计算小波信息方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异质性的大小受控于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影响程度;整体上在大于等于1 km的尺度,其空间异质性较强;各个样带特征尺度的差异与各样带的土壤和植被类型、地貌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耕作管理方式等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旅游将茶乡的茶叶资源与旅游业进行有机结合,开展茶文化旅游能给茶乡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福建省是国内较早开展茶文化旅游的省份之一,通过概括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特点及问题,提出发展茶文化旅游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文素质以及强化品牌推广等政策建议,为各地开展茶文化旅游提供经验,以促进农村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暴雨径流对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以广州流溪河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齐全、相对闭合的小流域——新田小流域为例,分析了不同暴雨径流过程与土地利用对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地氮磷的流失较少,说明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总磷和总氮的流失;而坡耕地是氮磷流失的重要策源地,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氮磷的干扰很大。(2)流域径流中氮、磷的流失形态分为可溶态和颗粒态,径流中流失是以颗粒态形式流失,即氮磷是以泥沙结合形式流失的;径流中氮素主要是以可溶态氮流失的。(3)氮磷浓度在降雨初期与末期最大。(4)降雨径流是引起土壤氮磷损失的重要原因,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造成土壤氮磷流失的本质因素,因此在降雨前应特别注意减少和避免那些会加剧土壤侵蚀和磷流失的农事活动。  相似文献   
15.
崩岗侵蚀地貌与侵蚀过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崩岗侵蚀是华南水土流失区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类型。崩岗由崩壁、崩积堆和洪(冲)积扇3部分组成,其侵蚀过程包括崩壁的崩塌后退、崩积堆的再侵蚀及沟床侵蚀。当把花岗岩风化土体当作均质体看待时,因崩壁失稳而发生的片状崩落,其临界高度干燥时理论上可达8~9m,而饱和状态时则下降到2~3m;风化土体中节理、裂隙等软弱结构面的存在,致使崩壁往往发生滑塌和倾倒,崩壁失稳的临界高度同样降至2~3m。崩积堆的再侵蚀主要是雨滴溅蚀和细沟侵蚀。当侵蚀基面下降时,沟床下切严重并危及崩壁和崩积堆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珠海城郊新建开发区南屏科技工业园区为例,通过 5 个土壤剖面采样与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工业园区建设期间景观突变对土壤环境特征垂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H 值和重金属元素 As、Hg、Cu、Pb的含量垂直变化明显,并且随剖面样点的不同,变化情况有较大差异。剖面 SP-A 和 SP-E 上层呈酸性,下层呈强碱性;As、Hg、Cu 含量垂直变化相似,5 个剖面均呈上低下高趋势;而 SP-A、SP-B 和 SP-C 3 个剖面土样 Pb 的含量,上层明显高于下层;有机污染物六六六与 DDT 在各剖面土样中均可检出,平均含量分别为 9.77 × 10-3mg/kg、8.09 × 10-3 mg/kg,但垂直变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降雨侵蚀力时间变化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降雨侵蚀力是反映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本文利用广东省26个基本气象站点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并初步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于4-9月份(雨季),其占全年的84.8%,根据季节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区:第一类型区分布于粤北、粤东北、粤西北的内陆山区,第二类型区分布于粤中、粤东和粤西部分地区,第三类型区分布于广东省南端的电白、吴川和雷州半岛地区,各类型区之间的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在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上,1961-2001年间大部分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正趋势,最大趋势系数(r)可达0.326,其年际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图像结合GIS技术得到的广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资料,根据1990—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TELLA对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广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和未利用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  相似文献   
19.
福建沿海地区不同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程炯  吴志峰  刘平  王继增 《土壤通报》2004,35(5):639-642
对福建沿海地区4种不同用地类型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田污染最严重是Pb,菜园地是Hg,果园是As,旱地是As。在多项综合指数评价中,菜园土污染最严重,综合污染指数(P)达到1.18,其余依次为水田0.64,果园0.59,旱地0.47。在单项污染综合指数中,Hg和Cd污染最严重,其污染指数(I)分别达到0.86和0.61,其余依次为Cr、Pb、Cu、As、Zn、Ni。评价结果为进一步的土壤污染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模糊变权评价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东省东莞赤红壤农业现代化实验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的支持下,应用AcrInfo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采用叠置分析的方法,以评价因素的组合确定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在对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建立变权评价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应用ArcView GIS绘制了评价结果图,并对变权评价结果与常权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证明,采用变权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比常权评价更能反映土壤质量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