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昆山地区蔬菜烟粉虱灾变规律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指出了昆山地区蔬菜烟粉虱主要灾变特点,提出了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随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昆山地区城乡绿化不断发展,多种绿化树种大量引进,其中重阳木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目前全市种植面积约2000余亩.重阳木锦斑蛾又名重阳木帆锦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是重阳木上主要虫害之一.从2005年以来,本地连年呈现大发生态势,给绿化事业带来巨大损失.为全面控制重阳木锦斑蛾在本地的发生和危害,我站于2005~2007年开展了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情况的调查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3.
山东省土壤供锌状况及对锌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7年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在山东省进行土壤有效锌普查[1],估算全省缺锌1500万亩,并通过试验,指导锌肥大面积应用.近10多年来,在原认为土壤有效锌含量较高的地区,施锌效果也很明显,实践中锌肥应用方法、数量和后效等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4.
135.
菜用大豆种质资源遮光胁迫下的耐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个菜用大豆品种(系)种质资源设置遮双层网、单层网、对照3种处理比较试验,调查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产量等12个指标,研究不同遮光胁迫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胁迫后,除株高增加外,小区产量、茎粗、单株荚重、单株多粒荚、单株总荚数等11个指标均有所下降或减少。遮双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只与单株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层网处理的小区产量与株高、标准荚长和单株单粒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对照中小区产量与株高等5个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耐阴系数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日本菜用大豆、浙4603、08YC-1、辽00139-1、86C-41、H0346。  相似文献   
136.
利用常规种茎种植甘蔗会导致甘蔗种性下降,病虫害积累,最终影响甘蔗产量。因此文章利用广西5个主栽糖料蔗品种(桂糖42号、桂糖46号、桂柳05136、桂糖49号和桂糖55号),在广西2个甘蔗主要栽培区的3个试验点进行脱毒组培苗一代种茎和常规种茎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种植一代种茎的茎径和单茎重与种植常规种茎差异不显著,有效茎数、株高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桂糖42号、桂糖46号、桂柳05136和桂糖55号产量增加达显著水平。因此种植一代种茎对该5个糖料蔗品种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经2004~2005年的田间试验,所采用的选择抗病品种、壮苗定植、彻底清园、酵素菌肥、合理种植密度、合理间作、清除病株、设置粘虫板、蚜虫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使试验区2.02hm2番木瓜花叶病毒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3.0%;其中香妃、香蜜品种表现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8.
摘要:从苏州市相城区建区初期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剖析观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配置应用的理念与指导思路,分析观花植物在当前绿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通过浸种处理试验,筛选促进甘蔗分蘖提早发生、分蘖成茎率高的烯效唑适宜浓度,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及产量。【方法】试验采用桂糖42号的常规蔗种,设0(CK)、20、40、60 mg/L 烯效唑4个浓度处理,浸种处理2 h。【结果】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新植蔗SPAD值分别比CK增加20.5%、21.1%、27.2%,差异极显著,分蘖率分别比CK增加48.96%、119.74%和169.90%,差异极显著;4个处理中,以2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有效茎数和产量最高,其中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59 640条/hm~2和102.22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8.32%和8.48%,宿根蔗的有效茎和产量分别为72 894条/hm~2和105.56 t/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2.45%和16.05 %。新植和宿根蔗的蔗糖分并不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用20 mg/L烯效唑浸种,可有效提高新植蔗苗期+1叶的SPAD值,可提高新植蔗的分蘖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提高宿根蔗的发株率和产量,说明烯效唑浸种浓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40.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在钵苗超稀植机插方式下,比较分析了其在不同产量(高产、超高产)水平下的群体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表现,并提出了甬优1540钵苗超稀植机插850 kg/667 m~2群体指标,总结了配套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