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以甘蔗(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TIBs系统以第3代继代的材料为宜;10~15株/瓶的接种密度最有利于组培苗的增殖;激素选择与传统方法相似,0.5~1.0 mg/L 6...  相似文献   
12.
密度和肥料对高油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不同肥料、密度下高油玉米的叶绿素、NRA、光合作用和氮、磷、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叶绿素、NRA、光合作用和氮、钾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的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山东省土壤中B、Mn、Zn、Cu、Fe有效态含量及分布。有效硼含量0.04-6.79ppm,平均0.48ppm;易还原态锰9-1345ppm,平均169ppm;有效锰1.5-175.9ppm,平均17.1ppm;有效锌0.04-14.56ppm,平均0.54ppm;有效铜0.03-20.64ppm,平均1.08ppm;有效铁1.6-162.0 ppm,平均12.6ppm。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主要特征为:棕壤、褐土缺硼,潮土、砂姜黑土缺锌,水稻土富铁、锰、铜,盐土富硼。其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可分为山地丘陵(鲁东和鲁中南)低硼、中锌、高锰区;泛滥平原(鲁西北)低锌、中硼锰区。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试验小区边际效应及其对试验准确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建明  沈小妹 《种子》1991,(2):27-30
本文对水稻品种试验的小区边际效应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区边行植株的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产量等均有明显的优势;边行优势穗数平均达21.84%,每穗实粒数平均达15.69%,千粒重平均达3.86%,实产量平均达48.44%;边行优势具有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致使试验准确度受到一定影响,二种计产方法(以全小区计产和剔除边际效应后的计产)的品种产量位序相关系数仅为0.6929;边际效应在试验过程中应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15.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榨季广西甘蔗生产冻害调查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1个县甘蔗总受灾面积为203.25 kha,占总植蔗面积(289.65 kha)的70.2%,其中重灾区面积达97.43 kha,占总种植面积的33.6%,主要集中在柳城、融安、融水、罗城、兴宾区、武宣和象州等地。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台优受害最为严重,蔗叶明显干枯、卷曲、生长点及蔗芽坏死、蔗茎水煮状并带有酸酒味、蔗糖分下降;而在同一蔗区,桂糖21号、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30号、桂辐98-296、桂糖97-69、桂糖02-208、桂糖02-901、桂糖02-467等甘蔗品种受害程度远低于新台糖22号,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论】应因地制宜加快耐寒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尽快在桂中和桂西北蔗区种植耐寒甘蔗品种,取代抗寒性最差的新台糖22号;采用地膜、蔗叶覆盖、增施暖性有机肥和糖蜜酒精发酵液等措施防寒保温;及时集中抢收压榨受冻害甘蔗,尽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7.
cDNA-SCoT差异显示分析是应用于植物基因差异表达研究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以甘蔗品种桂糖11号根尖为材料,提取总RNA并反转录第1链cDNA,对影响甘蔗cDNA-SCoT差异显示PCR反应的cDNA模板、SCoT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和Mg2+等因子进行优化,建立甘蔗cDNA-SCoT反应体系,同时应用优化后反应体系分离25%PEG6000胁迫诱导甘蔗根尖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各项因子均对PCR扩增效果存在影响,20μL反应体系中各因子的最佳含量如下:cDNA 80 ng、引物浓度1.0 μmol/L、Taq DNA聚合酶2.0 U、dNTPs浓度200 μmo1/L、Mg2+浓度1.8 mmol/L.研究结果还显示,SCoT引物扩增多态性丰富,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3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46.9%,6条引物分离得到PEG诱导甘蔗根尖特异表达片段45条,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甘蔗cDNA-SCoT反应体系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成本低、多态性丰富等优点,可为甘蔗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经营模式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Pubescens’笋用林叶片特征以及竹笋产量的影响,以不同经营模式(带状、层状、加客土和常规经营)的毛竹笋用林为研究对象,对毛竹叶片SPAD值(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 value,SPAD value)和叶面积指数(Leaf Aea Index,LAI)进行监测,并于次年春统计春笋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的毛竹叶片SPAD值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LAI变化不明显;机械化带状经营模式中处理D_3(条带宽度1 m,保留条带内立竹和适当竹鞭)的SPAD值及LAI均高于常规经营,且其LAI显著高于(P<0.05)层状和加客土经营中的各处理。层状经营模式中处理C_2(去除竹林地0~25 cm土层的竹鞭)的SPAD值和LAI均较低于同时期的其他处理;机械化经营模式中的处理D_3和处理T_6(加客土6 cm)的春笋产量最高;毛竹SPAD值、LAI及春笋产量三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SPAD值与春笋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切割不同体积单芽茎段和使用ABT溶液浸泡单芽茎段,探讨不同体积单芽茎段处理方式对育苗效果的影响,为推广甘蔗单芽茎段繁殖技术提供技术支撑。以桂糖42号为供试品种,设3个不同处理,分别为完整单芽茎段,1/2单芽茎段和1/4单芽茎段,其中每个处理又分为清水浸泡茎段2小时与50mg/L ABT浸泡2小时2个处理。出苗后调查甘蔗苗株高、苗粗、展开叶片数和根鲜重干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完整处理的单芽茎段各项指标均极显著优于1/2单芽茎段和1/4单芽茎段;1/2单芽茎段育苗效果显著优于1/4单芽茎段;而ABT浸泡种茎对育苗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昆山市地处长江下游的苏南地区,水稻生产历来以早熟晚粳品种为主.近年来,随着优质食味稻米的产业化开发,为了提早新稻米的上市时间,在生产上也有利用中粳品种,安排水稻成熟期在国庆节前后,从而使新米上市时间提前1个月左右,稻米销售价格明显提高,种稻效益随之提升,且为后作提前腾茬.早香粳1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