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47篇
畜牧兽医   1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脉冲激活对体外成熟猪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索了电脉冲结合细胞松驰素B(CB)、放线菌酮(CHX)以及6-二甲基嘌呤(DMAP)等化学物质,对猪卵母细胞激活后发育的影响.在电脉冲激活时,0.6 kV/cm和1.3 kY/cm,80μs,1次电激活后,(1)用2 mmol/LDMAP处理6 h的卵裂率分别为(60.39±6.71)%和(60.35±8.95)%,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率分别为(9.51±5.93)%和(14.53±3.38)%,差异显著(P<0.05);(2)用7.5μg/mL CB+10μg/mL CHX处理6 h的孤雌胚,卵裂率[(1.82±10.76)%vs(58.50±8.33%)]和囊胚率(8.91±4.37)%vs(14.53±3.38)%]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母细胞经1.3 kV/cm、80μs和单次电脉冲激活后,分别用7.5μg/mL CB、10μg/mL CHX、2 mmol/L DMAP、7.5μg/mL CB+10μg/mLCHX和7.5μg/mLCB+2 mmol/LDMAP处理2~8 h,结果表明CB处理4 h,CHX、CB+CHX和CB+DMAP处理6 h,DMAP处理8 h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高于其它时间处理组.在电脉冲/CB、CHX、DMAP、CB+CHX和CB+DMAP 5种激活方法中,CB+CHX和CB+PMAP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78.46±8.46)%、(33.13±7.84)%和(75.84±10.61)%、(39.12±7.15)%,囊胚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  相似文献   
72.
73.
利用mtdfreml软件包估计双肌臀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和平均日增重这两个表征生长速度性状的遗传力。具体步骤是先用sas软件包对固定效应进行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尔后确定固定效应的水平数。最后用mtdfreml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得出双肌臀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和平均日增重两个性状的遗传力估值。这对于双肌臀大白猪的育种实践将起到一不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这两个性状遗传力估值的比较,验证了平均日增重较达100kg体重日龄在猪的育种实践中能更好的代表生长速度,更快的提高育种进展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4.
鸡的遗传育种(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第三讲 蛋鸡育种(一):育种目标的经济评估 在现代化商品鸡生产中,蛋鸡是指蛋用型鸡(egg-type chickens或layer-type chickens)。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蛋鸡有生产白壳蛋的轻型蛋鸡和生产褐壳蛋的中型蛋鸡。生产浅褐色蛋壳的商品鸡一般都是从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杂交产生,不需要单独育成生产浅褐壳蛋的专门品系。我国地方鸡种中也有蛋用型鸡,如仙居鸡;但更多的是兼用型鸡。  相似文献   
75.
猪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猪品种的体型外貌、染色体带型、血型和蛋白质以及DNA分子水平等几个方面对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论述 ,并对遗传多样性的度量参数作了分析。认为猪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保种和利用的理论基础 ,从形态到DNA分子水平对猪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在遗传资源大量流失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采用多点核心群联合育种促进引进猪种选育提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自 60~ 70年代起就开始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猎种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几乎每年都要花费不少的外汇引进国外猪种。这些引进的优良猪种具有针对我国地方猪种缺点的突出优点 (如生长速度快、单位增重耗料少、瘦肉率高等 ) ,对促进我国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对引进猪种大多存在着重利用而轻选育的问题 ,尤其在中、小型种猪场更是如此。即使有些猪场开展了一些选育工作 ,也因技术力量薄弱、选育方法不当或群体规模太小等原因而使选育的效果不理想 ,不少引进猪种在使用几年后生产性能就发生明显退化 ,于是又不得不重复引进。…  相似文献   
77.
78.
双肌臀猪联合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双肌臀”联合育种的提出“双肌臀”大白猪是国家农业部 948“种畜育种材料和新技术的引进”项目 (项目编号 :962 0 0 66)从加拿大引进的种猪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江西省种猪场共同承担。项目主持人吴常信院士以该项目为契机 ,结合我国养猪生产、育种的现状 ,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多点核心群联合育种方案 ,并于 1 998年 ,成立了“全国双肌臀大白猪联合育种组” ,从而拉开了“双肌臀”猪联合育种的序幕。2 种猪的引进鉴于猪种是高效率发展集约化养猪业的基础和源头 ,在项目生效后 ,于 1 996年 6月开始通过中国种畜进出口公…  相似文献   
79.
我国猪育种的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猪种资源、育种体系、选择方法等介绍了我国猪育种的现状与展望。在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强调了国家与地方的分级保种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猪种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育种新技术中,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作为这些新技术在猪育种中应用的前景,本文列举了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值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猪活体测膘的电脑图象分析,优化育种方案和优化繁育体系以及作为商品肉猪生产的“理想猪”要求和“超级猪”计划  相似文献   
80.
当前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猪场管理场间比较分析系统”(Benchmarking),4年来对我国7个省市的257个猪场(共计母猪头数为244824头)样本所做出的年度成绩,计算了整体生产成绩,并分析了不同年度间以及规模间的差异,同时与美国同行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参加Benchmarking的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2.13胎,年提供断奶猪数17.82头,年产育肥猪16.38头,窝均产活仔9.01头,配种分娩率74.01%,全期死亡率14.61%,同时还表明各猪场间差异大,但年度间变化并不大。相比之下,美国参加Benchmarking的猪场其繁殖成绩大大高于我国,且每年都有提高。对我国不同规模猪场比较发现,小型猪场各阶段死亡率最高,中型猪场繁殖成绩最低,大型猪场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