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研究了扬麦15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超高产小麦扬麦15的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2.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8(原名扬03G12)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南农P045(含Pm21)为抗白粉病基因供体亲本,扬88-128为高产亲本,高产、抗赤霉病、具广泛适应性的品种扬麦158为轮回亲本,再以高产、高抗梭条花叶病品种宁麦9号为轮回亲本,运用"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与抗赤霉病鉴定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育成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其系谱来源为4×宁麦9号/3/6×扬麦158//88-128/南农P045.该品种2008和2009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3.
小麦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气候等因素变化,小麦产量及品质将受到严峻考验,因此需要更为优良的新品种出现。现阶段我国小麦育种仍主要以传统育种技术为主,而凭借育种家经验,从海量育种群体中筛选获得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有效提升育种效率变得极为迫切。随着农业信息技术在育种中应用的迅猛发展,无损预测预报与进程信息化管理等高效育种成为可能。本文从育种进程管理、数据采集、综合评判决策、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方面介绍国内外信息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信息化育种的需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4.
播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面团粉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分期播种的条件下,对10个小麦品系进行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干,湿,弱面筋含量以及面团粉质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适期播种能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但晚播延长了面团的稳定时间,降低其软化度,提高了面团的综合评价值。同时由于不同品系对播期引起的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不同,其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35.
糯小麦与其它作物淀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糯小麦与其它作物的淀粉理化特性差异,分析糯小麦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淀粉厂批量生产的糯小麦淀粉及市售食品级马铃薯、木薯、糯玉米、红薯、普通小麦、普通玉米作物淀粉为材料,比较研究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淀粉色泽、透光率、快速黏度测定仪(RVA)测定的淀粉糊化特性、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的热力学特性及冻融析水率。【结果】糯小麦和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均小于1%,其它作物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在22%—27%;糯小麦淀粉透光率与红薯淀粉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和糯玉米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膨胀势和峰值黏度与糯玉米、红薯淀粉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糊化温度(RVA测定)、起始温度(DSC测定)显著低于其它作物淀粉;糯小麦淀粉回生值与糯玉米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其余几种作物淀粉;糯小麦淀粉冻融析水率最低,显著低于其它作物淀粉。【结论】糯小麦淀粉与常用作物淀粉的多数理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比较,糯小麦淀粉糊化温度(RVA测定)低、起始温度(DSC测定)低、回生老化程度小、冻融稳定性好,优于其它作物淀粉,对于改善速溶、快餐、冷冻食品品质及延长食品货架期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6.
37.
扬麦13号高产稳产性能十分突出,主要得益于其穗粒结构协调、适应性广、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好等优点.尽管该品种已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达9年之久,但仍是弱筋小麦的主推品种.应用二级超稀扩繁原种生产技术可以在保证原种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扩大原种的生产数量而满足弱筋小麦产业带对扬麦13号原良种的需求.在稻草全量还田旋耕灭茬后,通过机械匀播且总用氮量在270 kg/hm2左右的情况下,扬麦13号可以获得7 500 kg/hm2以上的高产.  相似文献   
38.
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对面粉加工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也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本文着重阐述了小麦籽粒硬度的形成机理、测定方法、遗传与分子机理、基因型与品质的关系及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软质小麦品种培育的设想及思路。  相似文献   
39.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南方小麦育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南方麦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小麦面积已阶段性调整到位。阐述了南方麦区小麦育种现状、进展、存在问题以及近期涌现出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分析了南方麦区小麦品质进一步改良的重点。讨论了南方麦区今后育种的近期与长期目标 ,以及滚动回交与遗传标记相结合的聚合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采用氮、磷、钾三因素最优设计,建立小麦施肥数学模型,揭示了氮、磷、钾三因素的产量效应,得出本地宁麦8号高产高效的最佳施肥范围,纯氮14.0-16.8kg/亩,五氧化二磷7.2-9.5kg/亩,氧化钾6.3-8.7kg/亩,适宜配比为1:0.5:0.6。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肥>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