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20篇 |
12篇 | |
综合类 | 48篇 |
农作物 | 7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植物保护 | 9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51.
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激烈的争论与普遍关注。一些国家正在努力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制度,加强对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为了在世界贸易活动中保证本国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加强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检测技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转基因植物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DNA水平上的检测,另一种是蛋白质水平上的检测。 相似文献
52.
绿盲蝽在不同棉花品种(系)上取食行为的 EPG解析及田间验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并解析绿盲蝽在不同棉花品种(系)植株上的取食选择行为,阐明绿盲蝽取食危害机制,为发掘抗盲蝽棉花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流昆虫刺探电位仪Giga-8 DC-EPG,结合体视显微镜装置观察绿盲蝽对14个不同品种(系)棉花植株的取食行为,同时田间调查不同棉花品种(系)上绿盲蝽种群发生危害动态并确定相应的绿盲蝽危害级别。【结果】绿盲蝽的刺探波型主要包括5种波型,即A波、H波、M波、B波,以及非刺探波型NP波。A波为刺探波,H波为口针在韧皮部刺探波,M波为口针进入韧皮部中破碎细胞并分泌唾液波,B波为对搅碎细胞后混合物的吸取以及口针停留后拔出波,NP波为喙和口针停留在叶片表面并未刺入波。【结论】14个棉花品种(系)中,亚洲棉和GK50对绿盲蝽表现较强的驱避性,而绿盲蝽对灵-06、石抗338等棉花品种(系)有较强的趋向性。室内解析与田间调查绿盲蝽种群发生危害动态及危害级别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3.
滇西甜糯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西是中国甜糯玉米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草地贪夜蛾等多种重大迁飞性害虫的冬季繁殖区。2019年对德宏州瑞丽市冬季玉米田害虫种群的调查表明,常见种类有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斜纹夜蛾S.litura和甜菜夜蛾S.exigua等,以草地贪夜蛾为优势种类,其为害株率占玉米总被害株率的95.41%。当地农民一年种植两季甜糯玉米,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玉米害虫。自草地贪夜蛾入侵以来,农药使用次数呈增加趋势,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较好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使用次数明显增多,2019年夏播玉米平均施药6.83次,年施药超过10次。这种依靠单一化学农药的防治策略,虽短期内可控制草地贪夜蛾等害虫的为害,但易引发抗药性。鉴于滇西地区是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害虫在中国的周年繁殖区,建议该地区各级政府给予重点关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草地贪夜蛾源头的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54.
选用棉花、烟草、番茄、甘蓝进行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 ,探讨烟粉虱成虫对 4种寄主植物的嗜食性。结果表明 ,在 4种寄主作物共同存在时 ,烟粉虱成虫喜欢取食烟草 ,排列顺序为 :烟草 >番茄 >棉花、甘蓝 ;产卵量排列顺序为 :烟草、番茄 >甘蓝、棉花。当只有番茄和烟草两种寄主植物时 ,烟粉虱成虫趋向于取食烟草 ,但在番茄上产卵 ;只有烟草和甘蓝时 ,烟粉虱倾向于取食烟草并产卵 ;只有棉花和番茄时 ,烟粉虱对两种寄主没有明显的趋向 ;只有棉花和烟草时 ,烟粉虱显著的喜好在烟草上产卵 ;只有棉花和甘蓝时 ,烟粉虱趋向在棉花上取食产卵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同样只有番茄和甘蓝时 ,烟粉虱喜好在番茄上取食产卵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5.
南疆地区棉田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02~2004年研究了南疆地区棉花蚜虫的发生和种群动态及棉花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害棉花的蚜虫有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拐枣蚜(Xerophilaphis plothikovi Nevsky)和棉黑蚜(Aphis atrata Zhang),其中棉蚜和棉长管蚜是主要为害种类.2002、2003和2004年,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最高密度分别为15 138和2 787头/百株,25 333和1 213头/百株,343 925和13 643头/百株.对转基因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CpTI杀虫蛋白)和普通棉花泗棉3号、石远321的研究表明几种蚜虫在不同品种上的季节性数量动态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56.
国产Bt-Cry1Ab和Bt-(Cry1Ab+Vip3Aa)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种植转基因Bt作物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之一。我们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国产Bt-Cry1Ab玉米(转化体C0030.3.5)和Bt-(Cry1Ab+Vip3Aa)玉米(转化体DBN3601和DBN3608)对草地贪夜蛾1~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两种转基因玉米共6个品种皆可高效表达目标杀虫蛋白并对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对1龄幼虫的致死率达到59%~100%,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亦受到显著抑制。表明国内研发的Bt-Cry1Ab玉米和Bt-(Cry1Ab+Vip3Aa)玉米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Bt-(Cry1Ab+Vip3Aa)玉米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Bt-Cry1Ab玉米,两种转基因玉米皆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甜菜夜蛾GOBP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比较已报道的 5种昆虫的 GOBP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以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的触角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一条40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将以上片段克隆到T-easy载体上,获得重组子GOBP2Sexi,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GOBP2Sexi阅读框全长426bp,编码14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6.07ku和5.09。另外,序列中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具有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同时以基因组 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一条 2kb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同样克隆到 T-easy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在该蛋白的第22和第23个氨基酸之间及第82和第83个氨基酸之间分别插入了一个160bp和1403bp的内含子。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GOBP2基因在甜菜夜蛾触角中特异性表达,并且在雌雄蛾触角中表达水平相当。该基因已在GenBank/EMBL中登记,序列号为AJ294809。 相似文献
58.
59.
不同释放密度下红颈常室茧蜂对冬枣园绿盲蝽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是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若虫的重要内寄生性天敌。2013-2014年,在山东省沾化县冬枣园开展应用红颈常室茧蜂控制绿盲蝽若虫的田间释放技术研究。结果发现,田间单株罩笼以蜂虫比1:50、1:100和1:200连续3次释放红颈常室茧蜂成蜂,2年对绿盲蝽的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7.8%、63.8%和39.5%;2年3种放蜂比例连续3次放蜂对绿盲蝽的平均寄生率达60.4%,显著高于单次放蜂的寄生效果;大田3次释放红颈常室茧蜂蛹,按蜂虫比1:20连续3次放蜂,后续3个月调查结果表明放蜂园的平均寄生率为32.2%,是对照枣园的9.5倍。说明人工释放红颈常室茧蜂可以持续、有效地控制枣园绿盲蝽种群发生。 相似文献
60.
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研究了不同供试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采用香草醛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缩合单宁、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明确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苗期顶叶中缩合单宁、总萜烯类化合物和总杀实夜蛾素含量与棉花对绿盲蝽抗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蕾期顶叶和棉蕾中芸香苷含量与棉花对绿盲蝽抗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铃期棉铃中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与棉花对绿盲蝽抗性呈现显著负相关性.田间缩合单宁、芸香苷、总萜烯类化合物和总杀实夜蛾素含量高的棉花品种(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抑制绿盲蝽的危害,而另外两种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则有利于绿盲蝽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