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87篇
综合类   8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通过对中国土地整治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客观分析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为土地整治领域的土地管理决策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对文献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类与统计方法,根据论文发表数量、期刊、研究机构、被引频次等指标,分析我国土地整治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发展趋势等。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领域文献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长,到2010年之后达到高峰,不同期刊在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上具有一定差异性,研究机构以高等院校和土地管理部门为主,并逐步形成了土地整治研究的核心团队,随着土地整治目标转型,我国土地整治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土地整治研究尺度主要是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未来土地整治技术研究应进一步加强,近期土地整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研究结论:中国土地整治处于转型发展期,今后应继续深化土地整治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在国土综合整治,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地力退化土地整治,工程装备与技术四个方面加强相关研究,支撑土地整治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82.
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研究了郑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时空变化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多年来,随着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都有所提高,仅有速效磷含量有所降低。土壤的综合肥力系数在东北西南方向较低,大面积处在差的水平,其中有少数零星分布的较高肥力。东南和西北方向的肥力较高,大部分处在良与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建立了亚类以上高级单元分类标准和检索,但在基层分类标准方面尚待系统建立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的标准,从标准建立的背景、原则与特点到标准本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用实例演示了土族土系标准在具体土壤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4.
豫南白浆化黄褐土分类参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吕巧灵  路婕  吴克宁 《土壤通报》2006,37(4):625-629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分别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发生分类原则对河南省南部地区具有漂白层的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进行分类归属,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属于淋溶土纲,湿润淋溶土亚纲、漂白湿润淋溶土土类及相应的亚类、土族、土系;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属于湿暖淋溶土亚纲,黄褐土土类,白浆化黄褐土亚类及相应的土属、土种。  相似文献   
185.
城市化对郑州市土壤功能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快速发展不仅造成了自然土壤面积和类型的缩减,也导致土壤功能发生变化并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表现出来。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研究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来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功能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化,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张,水稻土土类和盐化潮土亚类消失,另外伴随还消失了2个土属和11个土种,一些特定的土壤功能消失;伴随着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主要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向土壤承载功能转换,其次为生态功能向生产功能转化。土壤功能这样的转换不仅增加了区域农业生产压力,也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小麦根系对水分亏缺的生物学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分亏缺下小麦根系生物学特性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从根系形态、生理生化、基因型进化角度阐述了小麦在水分亏缺下作物的自我反馈调节能力 ,并由此提出了作物在旱地或灌溉条件下 ,开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进行生物节水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7.
基于耕地地力的河南省耕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耕地地力为基础 ,根据粮食单产、种植面积、粮经比和复种指数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和耕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得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下的河南省 2 0 1 0年和 2 0 3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粮食产量、人口及人均消费保持现有增长水平及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提高耕地地力等 ,河南省粮食生产总量完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并有一定剩余。  相似文献   
188.
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河南省南部地区白浆化黄褐土的 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进行检索 ,确定它们在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淋溶土纲 ,湿润淋溶土亚纲 ,漂白湿润淋溶土土类及相应的亚类。  相似文献   
189.
查理思  吴克宁  魏洪斌  曾佩慧  肖晓薇 《土壤》2023,55(5):1114-1121
土壤微形态方法已广泛运用在遗址土壤研究中,可解读其蕴含的古人类活动信息。本研究在仰韶村遗址土壤前期研究基础上,采集多处文化层以及古土壤层、表土层,通过比较土壤微形态和理化性质差异,判别古人类用火和培土行为。结果表明:(1)用火影响的土壤基质主要呈红棕色,其中炭屑散乱分布,铁质垒结形成物主要呈团块状、碎屑状。细粒质受到火烧作用影响,经化学反应形成的铁质氧化物覆盖其上,显示出弱干涉色特征,多为无分离b-垒结。(2)培土影响的土壤中可以识别出人工痕迹,如平整的孔道和刮擦痕迹,紧密的不同土壤垒结之间存在清晰平整的界线,表明土壤被压实。部分细粒质受到人为刮擦作用影响,呈现条纹状b-垒结。细粒质与粗粒质除包膜状和桥接状外,还出现填集状,这也表明土壤被压实。(3)发现贝壳和碳化植物等侵入体,土壤微结构呈现海绵状。总体而言,土壤的宏观特征和基本理化性状印证了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与古人类用火和耕作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90.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献分析表明:地球关键带受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初期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重点差异明显;土壤是联结地表和地下过程的纽带与核心;地球物理技术成为理解地球关键带结构与过程的重要工具;联网观测和模型模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地球关键带功能和服务的量化、权衡与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未来仍需在五个方面深化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网络;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一代地球关键带科学家;服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地球关键带科学;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揭示地球关键带过程的耦合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加强人类活动对水土过程、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