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家蚕脂肪体原代培养中各种形态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家蚕4~5龄幼虫背部脂肪体,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离体培养,观察脂肪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脂肪体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各种形态的脂肪前体细胞,细胞间呈管道状或网状排列等,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繁殖。最后这些细胞充满油滴后陆续死亡。该观察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家蚕脂肪体细胞的分化及脂类代谢调节机制提供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32.
浙油18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引入文成县作稻板免耕直播栽培,结果表现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耐寒,抗病抗倒力较强.栽培技术为机械开沟,适时播种,间苗定苗,加强肥水管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3.
通过蚯蚓粪基质等不同基质材料分别进行全层塑盘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苗有利于加快种子出苗,缩短出苗时间,促进秧苗发育和根系生长,从而提高秧苗成苗率。移栽大田后,生长优势进一步延续和凸现,为早生分蘖和优质大蘖奠定苗情优势,为群体足穗和个体大穗奠定了物质基础。低位优势分蘖率、有效分蘖率、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都优于全层沙土处理,最终表现在成穗数的增加和群体颖花量的提高,为增产奠定了基础,其中以蚯蚓粪基质处理秧苗素质和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4.
印度北方养蚕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度北方的养蚕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饲养条件下,供试品种体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平均盒种产茧量是印度对照种的1.8 ̄2.03倍,茧丝质优,张种产值收入是印度蚕种的2.1 ̄2.3倍,农村饲养经济效益好。供试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能够适应印度实施地的饲养环境,适宜于该地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35.
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多年繁育雄蚕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各级雄蚕种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为雄蚕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6.
为了适应轻简化养蚕生产模式和生产优质茧丝,以体质强健、多丝量作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的目标。利用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及设置特殊饲养环境和兼顾目标性状综合选择的技术方案,历经5年15代,选育并组配出符合育种目标且小蚕对人工饲料有较好适应性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杂交组合金松·M5×红10·红12,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定名为云蚕9号。新品种在云南省进行农村多点饲养示范试验,虫蛹率、结茧率、盒种收茧量等性状成绩分别比现行春用品种菁松×皓月高1.1百分点、0.89百分点、0.98 kg,且上茧率高、茧形匀整、茧色洁白、茧丝品质优良,可缫制5A级生丝,充分表现出综合经济性状优的特性。新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季、夏秋季以及西南各省年均气温较低蚕区的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37.
1 云南省低产桑园形成的原因 云南省桑园单产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部分新植桑园未投产以外,主要与农户对发展蚕桑业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
根据云蚕7、云蚕8原原种的品种特性,强化技术操作规程、贯彻落实技术措施,改变重蚕轻桑的观念,抓好桑园管理,对交品种的调节,严格分区、定量饲育,给予适合的气象环境,掌握给桑量和桑叶成熟度,加强选择淘汰,做好制种阶段的特殊管理等工作,提高蚕7、云蚕8原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39.
家蚕种质资源的保存是培育新蚕品种的基础。简要介绍了家蚕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总结了品种复壮、品种调查的内容及项目。  相似文献   
40.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