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为了筛选获得竞争结瘤能力强且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有积极影响的大豆根瘤菌菌株,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10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高匹配性大豆品种进行了田间接种试验。于大豆盛花期测定根瘤菌的结瘤数量及固氮酶性能。同时,对接种供试菌株及分离获得的根瘤菌菌株进行BOX-PCR并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BOX分子指纹图谱,以此获得供试菌株的田间占瘤率。于成熟期测定大豆的主要生育特征、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大豆接种根瘤菌后在整个生长期,叶片表现为颜色深绿,质地鲜嫩;根瘤菌可以显著促进大豆根系结瘤,增加单株根瘤数目。接种处理I4(即接种菌株112-1)的单株根瘤数最多,比不接种对照处理I0多32.95%,差异显著。接种根瘤菌处理的根瘤干重均显著低于不接种对照处理。其中,接种处理I4的根瘤干重最高。接种处理I6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与接种处理I4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株的占瘤率为10%~90%,占瘤率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占瘤率为50%。I4处理占瘤率最高为90%,I6处理(即接种菌株113-1)的占瘤率次之,为75%;菌株占瘤率与单株根瘤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2**),单株瘤干重与菌株占瘤率、单株根瘤数、固氮酶活性均呈现负相关(r=-0.387,r=-0.50,r=-0.13);I6处理株高最高,I4处理次之,两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I2、I4、I6处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相对较高,3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I4处理的大豆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其它菌液处理。根据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结瘤固氮性能、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各根瘤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筛选获得适于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生产有广阔利用价值的高效大豆根瘤菌株112-1和113-1。  相似文献   
62.
以3个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组合为材料,对自交主回交后代早期世代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力估算,世代间的相关分析,F3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后代以株系为单位的所有分枝性状世代间关系密切,且与目标性状产量相关值较大,表明了种组合后代分枝性状向正方向选择对产量的增效效果,因此从F2起以株系以上单位的平均表现进行选择是与常规组合不同的选择技术,3组合的单株粒数,主茎荚数,一级分枝荚数与单株生产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正>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优质蛋白和畜牧业的饲料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因此创制优质、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是解决产业技术需求的主要环节。依据产区品种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出优异资源,确立育种目标,通过有性杂交以选育高油、抗病、高产为目标开展新品种的创制工作,从而选育出大豆新品种黑农67。同时结合此品种特点,以机械为载体,研究不同群体条件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电子显微镜能够在超微水平上直观地观察组织、细胞以至于细胞器的变化.目前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大豆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大豆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大豆抗病机制的研究、不良环境对大豆影响的研究以及大豆遗传进化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以上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大豆超微结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5.
氮和根瘤菌交互作用对大豆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根瘤菌拌种,以氮素及根瘤菌为试验因素设置处理,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氮和根瘤菌交互作用对大豆根瘤生长及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入的根瘤菌能有效的增加大豆植株的结瘤数量,而施入大量的氮肥则产生抑制作用。根瘤菌的接入对大豆R3期生物量的积累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接入根瘤菌的条件下,施入氮肥单个根瘤体积增大;不施入氮肥,单个根瘤体积变小。产量构成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接种根瘤菌与施入氮肥相比,更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66.
用子叶法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分析抗病亲本绥农10和感病寄主Williams的杂交F1、F2、F3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1单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由F2感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均表现感病,F2抗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抗感分离株系比值符合1∶2;说明绥农10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单显性基因控制,将该抗病基因拟名为RpsSN10。用500对大豆SSR引物和124株绥农10/Wil-liamsF2分离群体对RpsSN10基因进行定位,将RpsSN10基因定位在F连锁群上,其中标记Satt423和Satt149与RpsSN10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cM和11.2cM,并分别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  相似文献   
67.
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根部,研究毒素对大豆细胞根部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1)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根部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部细胞内部结构均遭到了明显的破坏。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1)处理抗感品种根部后,抗病品种细胞内部结构基本上比较完整,而感病品种细胞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线粒体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空泡化。这说明只有在适宜浓度毒素处理下,才能在细胞超微结构上区分出抗感品种在抗性上的差异。本研究为揭示毒素在细胞水平的致病机理及寄主抗毒素的机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在广泛田间抗病性调查的基础上,用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优势4号生理小种对84个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抗病资源占9.52%。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存在着抗源,需加大抗性资源筛选工作,拓宽基因资源,为培育抗性稳定的品种提供有利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讨论了室内接种抗性品种与其田间抗感调查结果的异同。  相似文献   
69.
以高产耐密品种黑农50为材料,在相同密度下,探讨5种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高经济产量,大豆结荚期至鼓粒期必须要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45 cm垄上双行"栽培模式叶面积峰值高,持续时间长,群体光合能力较强,"110 cm垄上4行"栽培模式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都为各处理中最高,蒸腾速率(Tr)也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且两者净同化率较高,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均显著高于"30 cm垄上单行",因而二者产量都表现较好.研究还表明产量与地上部干重、气孔导度、叶面积指数、根干重、胞间CO2浓度相关性较大.综合比较同化物积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认为大豆的"45 cm垄上双行"和"110 cm垄上4行"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正方形和传统垄作栽培模式下不同群体密度的产量表现及相关的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正方形最佳田间密度为15.32株·m^-2,最高理论产量为2585.70 kg·hm^-2;垄上双行栽培最佳密度为19.9株·m^-2,最高理论产量为3159.35 kg·hm^-2;垄上双行最高产量高于正方形栽培;单株产量的有效株行距为62.43 cm×62.43cm,与传统垄作垄距65~70cm是接近的,说明对于繁茂型晚熟大豆品种而言,传统的65~70cm垄作模式仍然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栽培技术模式。7月中旬以后旱情导致LAI在R4期下降;在R4和R6期,25.0~44.4株·m^-2不同密度间的LAI,传统垄作高于正方形模式;在分枝期(V6)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同期根冠比相对最高,表明前期是根系发育优先期;在R6期从5.9~36.6株·m^-2密度范围内,传统垄作栽培模式单株干物质积累值显著高于正方形栽培模式;与平作为特点的正方形栽培相比,传统垄作模式有利于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