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从周公旦制礼作乐 ,经孔子及儒家进一步发展 ,逐渐形成完善的礼制。唐朝宫廷、君臣之间的礼仪隆重而繁琐 ,皇帝为其江山永固 ,治理国家的需要 ,以茶祭天祀祖 ,或对宠臣及学识渊博的人 ,布恩赐茶 ,或举行茶宴。但尚未形成朝官觐省赐茶的制度。贞元十四年 ( 798)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岳 ,遂登大平顶宿。其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立春 ,再来致祭 ,茶宴于岳 (顾炎武《日知录》)。文宗皇帝尚贤乐善罕有伦比……每试进士诸科举人 ,上多自出题目 ,及所司进所试披览 ,吟诵终日忘倦 ,常延学士于内廷讨论经义 ,较量文章 ,令宫女…  相似文献   
42.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质与品茶的密切关系十分注重。他一生中在遍访祖国名山大川的同时,也随处种茶、品茶与品水。对于煮茶用水,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可见要饮好茶,必须选好水,方能显示茶叶的奇珍品质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3.
历史上把宋代称为“积贫积驹王朝”。故开国之初 ,十分重视商税 ,“我艺祖 (指赵匡胤 )开基之始 ,首定商税例则 ,自后累朝 ,守为家法”(《通考·征商》)。“商税例则”,即有关商税征收的条例和规定 ,亦即税法。五代时期 ,税法各异 ,横征暴敛。宋代统一后 ,把地方财权统统收归中央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税法。克服了同一种商品因征税地域不同、税法不同而产生畸重畸轻现象 ,纳税人负担不均的弊端 ,这既符合商品货币流通的客观要求 ,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繁荣与经济发达。宋代自京城到农村圩市 ,普遍建立了税务机关。北宋在汴京 (开封 )、洛阳、大名…  相似文献   
44.
吕维新 《茶业通报》1997,19(4):39-40
  相似文献   
45.
蒋贻恭(一首)作者[简介] 蒋贻恭,唐末五代前蜀时诗人。本籍吴人,后流落入蜀。性耿直,有逸才。曾授名山令。 谢郎中惠茶三斤绿茗赐贻茶,一种颁霑事不同。想料肠怀无答处,披毛戴角谢郎中。  相似文献   
46.
唐代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维新 《茶业通报》1995,17(1):48-48,F003
唐代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吕维新(江西省上饶茶厂)盛唐中唐时期.社会安定.民富国强,儒、释、道三教鼎立,从外在修养(指修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律仪要求)转向内在修养(指对道德意识和思想目的实质的追求)已成为他们共识,茶是他们内在修养最理想的饮料.因而都爱茶...  相似文献   
47.
自古皇帝善茶道吕维新(江西省上饶茶厂·上饶·334000)茶和宗教、墨客早有结缘。然而考证历史和茶结缘最早的还是皇帝。《茶经·七之事》,说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最早饮用茶,这当然是传说。但这一章引述了如下三则史料,倒是有史为证的:《吴志·韦曜传》:...  相似文献   
48.
韩国茶事诗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与中国的关系较之日本更为密切。李唐时期,新罗曾频繁派出遣唐使和留学僧侣来华学习传统文化和佛学,唐文宗大和二年(828)遣唐使带回茶籽开始种植,遂渐成饮茶习俗。并在朝廷的宗庙祭祀和佛教仪式中运用茶礼,后来还规定在每年宗庙祭祀时用饼、饭、茶、果作祭品。另有以茶供奉文殊菩萨,则以茶供奉弥勒。高丽时期,随着中国《百丈清规》和《禅苑清规》的传入,禅宗茶礼成为主流。茶不仅供奉神佛,而且用于禅侣的修行。又随着朱熹文公家礼的传入,其中的茶礼也日渐被高丽所接受,这些都在社会各阶层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国茶学泰斗、茶文化学会…  相似文献   
49.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佛教二千多年来的历程,其实质就是古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和茶文化等广泛领域。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